第013版:中国·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日 ] -- 中国·事件 -- 版次:[ 013 ]
北外副教授建议中学课本删除《背影》只因感动“不健康”?
2010-07-01

  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热议。随后丁启阵发表多篇文章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当事人回应《背影》中感动“不健康”

  昨天,丁启阵回应,自己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是出于“语文方面”的问题。而广受大家“批评”的“违反交通规则”,并不是自己的主要论据。

  丁启阵表示,自己也曾被文中的父子情深深感动,但如今觉得这种感动是“不健康的”,这种非理性的崇尚智慧和实用主义需要反思。而且,近现代出现的一批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从整体来说并不是最高,作品也大多并不是有力量的、健康的汉语。他孱弱病态的文风,也并

  不是学生学习汉语后值得追求和提倡的正确方向。

  课本出版单位课本选文争论一直都有

  对此,课本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宣传办负责人吴海涛表示,《背影》很早就被选入语文教材,是一篇经典选文。现在学生课本都是经过教育部审定,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具有一定权威性。对于课文是否会从教材中取消或调整,需要综合考虑。

  吴海涛表示,由于人教版教材用量很大,历来各方面学者、老师对教材提出意见都很正常,编辑部经常会收到以信件等方式提交的建议。

  “如果针对某一问题的反映,确实代表了社会普遍看法认识,那么在进行课改或者进行课本调整时,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纳。”吴海涛说。

  据《法制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