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场将打造为全国最大农副产品市场,采用电子商务和标准化流程管理 昨日下午6点,承担年16亿公斤蔬菜外销重任19年之久的繁江路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关闭。经销商和菜农正式搬迁至濛阳镇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天彭镇白庙村临时集菜点。 作为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的彭州,旧市场与新中心交接期间,与彭州近在咫尺的成都市,蔬菜供应会不会受到影响?本报对此展开追踪。 旧市场正式关闭 昨天下午5点,距离市场关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大大小小的货车、摩托三轮车挤满了彭州蔬菜批发市场的空地。市场门口的繁江路车水马龙,数名交警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 搬去濛阳镇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白庙村临时集菜点的经销商“兵分两路”。有经销商还有些不舍,临离开时掏出手机,拍下自己做生意的铺面和旧市场,留作纪念。 新中心远离市区 经销商周先生支持市场搬家:“麻烦是麻烦一点,但长远看还是件好事,哪个不想生意做大点?搬!”“搬去那么远,总感觉不习惯,看看再说吧。”一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彭州当地经销商,则决定先回家“修整”几天再做决定。 选址濛阳镇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位置偏东,不像旧市场处于彭州城市中心位置。在前天的现场采访中,不少菜农反映去交易中心送菜不太方便,菜农孙天明担心:“从我家隆丰镇到批发市场才10分钟,到濛阳起码要1个小时。” 临时集菜点过渡 “主要是大家多年养成的习惯,一下改变有些不习惯。”针对少数经销商的观望态度,彭州市蔬菜办主任张川分析,“一般人搬新家,都会有短时间的不适应,过段时间就好了,很正常。”“我们一定会考虑把服务工作做细,解决菜农的这一实际困难。”彭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龚勋介绍,临时建立的天彭镇白庙村集菜点,就是为了方便菜农、经销商本地交易。 临时集菜点的取消时间,要看政府引导工作进程决定。同时,工商、银行、消防、派出所等机构全部进驻中心,为商家提供贴心服务。 原址改房产开发 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关闭后,腾出来的彭州闹市区41800平方米用地,将用作房地产开发,地块周边城市交通、景观也将一并打造提升。旧市场管理方——彭州市弘大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在彭州市还拥有其它农贸市场,政府将就此次关闭给予其一定的补偿。交易中心也承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旧市场在册人员。 ▼影响 成都菜价无波动 昨日,彭州市蔬菜办主任张川介绍,彭州蔬菜销售目的地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成都市市场份额20%以上的时令蔬菜,都是从彭州过去的。 市场关闭期间的蔬菜供应没有发生波动。“根据我们最近2个月的观察,彭州蔬菜市场价格平稳,没有因 为市场关闭而大起大落。”昨日下午,记者在建设路菜市、武城大街安居天涯菜市等菜市场了解到,西红柿1.1元/斤,土豆1.2元/斤,莲花白0.23元/斤……价格与4、5月相比基本持平。 ▼改变 全国联网刷卡交易所有蔬菜可追溯 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吕明新介绍,为了旧市场关闭接收搬迁经销商和菜农,中心体量为6000吨的气调保鲜库已经加班完工,5000吨的冻库,日制冰180吨的制冰厂都已投入使用,可以满足搬迁经销商存放蔬菜。 “旧市场的经销商,以前都是收购了蔬菜,不做任何检测就直接运走,影响到彭州蔬菜品牌。”在交易中心,所有蔬菜可以溯源。同时电子商务系统一期已经完工,结合标准化流程管理,可实现无现金交易,刷一刷IC卡就可完成,消除了旧有现金交易方式中频繁出现的假钞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交易中心做蔬菜生意,经销商可以享受与全国其他市场同步的网络信息,最新价格一目了然。 今后“没有卖不出去的,没有买不到的。”张川认为,交易中心无论硬件软件都远超过旧市场,市场聚集效果也更佳,交易量会大幅提高。彭州市规划,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下一步将是全国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未来,交易中心的蔬菜价格,甚至可以作为全国蔬菜交易价格的参照。”记者蔡宇摄影刘亮 □《旧批发市场今日关闭彭州蔬菜产业链“洗牌”升级》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