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中国·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日 ] -- 中国·时事 -- 版次:[ 012 ]
中央11部门发言人集体亮相 主席台变座椅 站着介绍情况
2010-07-01
见面会现场图据CFP
媒体关注见面会现场

  昨日上午,11位中共中央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外界“高调”展示执政党公开、透明的形象。

  这11名新闻发言人分别来自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台办、中央外宣办、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其中2名为女性。他们中年纪最大的58岁,最小的45岁。

  11位发言人来自中纪委、中组部等11个部门,这些部门很大程度上对公众还有一定的神秘性,甚至于对无处不触碰的媒体而言也很神秘。

  因此昨天这场被命名为记者见面会的集体亮相,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媒体。很多记者都没有座位,只能坐在地毯上。

  此外,这场党委发言人集体亮相占据了国新办历史上的诸多个第一:发言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集体亮相,第一次有如此多的部门出现,如此多发言人出席,国新办主任王晨客串见面会主持人。

  昨日的国新办发布厅内,有很多微小的变化:往日的主席台上变成了开放性的座椅,从心理学角

  度而言,这象征着开放、平等;往日里坐着讲话的发言人都是站起来介绍情况,表示了尊重、谦虚。

  “中共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的集体亮相,实际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开明、开放的姿态,也体现了已有89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愈发自信与成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

  中央党校教授、党建专家叶笃初注意到,此次亮相的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在所在部门的地位比较高”,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丰富”。“这表明中共中央是很诚恳、坦然、郑重、负责地来推动这项工作,而不是敷衍、应付媒体,做表面文章。”据悉,目前我国已有11个党中央的部门和单位设

  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国31个省及近一半的地市都建立了党委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邓声明昨日在中央外宣办举办的中共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近一半地市的党委组织部门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邓声明表示,去年以来,中组部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场新闻发布会,其中今年上半年举办了两场。“下一步,我们还会召开一些专题的新闻发布会,同时加强和新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听取新闻单位的意见。”

  ▶聚焦现场

  身材笔挺面带微笑热点问题逐一回答

  在近1个小时的时间内,新闻发言人共回答十余个问题

  ●如何治理腐败高发领域?

  ●如何评价﹃新闻自由﹄?

  ●如何管理﹃华南地区罢工风波﹄新闻?

  昨日上午10时整,11位身着正装的新闻发言人面带微笑,依次走上讲台。9位男发言人身着黑色西装,身材笔挺;2位女发言人身着洋装,略施粉黛。在近1个小时的时间内,新闻发言人共回答十余个问题。这其中,有如何治理腐败高发领域的问题,有如何评价“新闻自由”的问题,还有对华南地区罢工风波的新闻管理问题。

  回应“入党动机不端正”

  承认队伍中“不乏腐败分子”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李军第一个接受了记者

  的提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北京记者站首席记者吉米向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邓声明提问:中共党员数量已接近8000万,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纯粹的信仰而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信仰危机?

  邓声明坦言中国存在有人“入党动机不端正”的情况,也不回避党员队伍中“不乏腐败分子”的事实。

  回应民营企业家读党校

  有一些素质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学习

  面对民营企业家入读中央党校这一争议性话题,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罗宗毅没有回避,直接给出正面回答:“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颁布后,党校就不再举办民营

  企业家学习班。”他同时强调,“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确实有一些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学习”。

  回应为县委书记办培训班

  用“郡县治、天下安”形象说明

  在谈到中央党校为县委书记举办培训班的问题时,罗宗毅又用“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及“郡县治、天下安”等形象的说法,说明县级党委和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直面百姓”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陈述事实,还是引用数字,每一位作答的新闻发言人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脉络及政策方针都了然于心。

  ▶新华时评

  “集体亮相”折射党务透明新形象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让中央部门从幕后走上台前,无疑使实施多年的党务公开又迈出重要一步。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到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中央和地方党委不断推进党务公开和党务信息发布。2006年,国新

  办首次公布党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2009年,四川眉山、湖南长沙、江苏南京等地方党委新闻发言人尝试公开露面;2010年,中宣部、中组部等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陆续公布。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其决策既关系国家发展进步的大局,也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建立党

  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让新闻发言人成为各级党委与社会公众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他们把党的决策予以公开,使党的权力机关在阳光下运行。不过,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刚刚起步,没有直接经验可以借鉴,一切还处于探索阶段,人们有理由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抱有更多期待。

  ●发言人一览表

  中央纪委吴玉良

  中组部邓声明

  中宣部李伟

  中央统战部张献生

  中联部李军

  中央台办范丽青

  中央外宣办郭卫民

  中央党校罗宗毅

  中央文献研究室闫建琪

  中央党史研究室张树军

  中央档案馆郭嗣平

  ▶专家解读

  新闻发言人必须“多面手”、“靠得住”

  纵观11位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经历,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这些发言人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对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都比较了解。

  他们对于工作的对象、目的以及方法都非常熟悉,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也能做到切合实际,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应对各种问题。

  竹立家还表示,担任中共中央机关的发言人必须是“靠得住”的同志,他们需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有深刻的了解。

  与其他部门不同的是,在党的部门担任新闻发言人,对党的理论知识水平要求高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中央党史研究室发言人张树军就曾承担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重要著作的编写工作。

  此外,他们还必须在全局上熟悉中国社会在转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当记者们针对热点社会问题提问时,他们才能把握好问题关键,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给予恰当回答。

  媒体经验丰富利于形象塑造

  昨日露面的11位新闻发言人中不乏新闻背景丰富的工作者。其中,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就曾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央外宣办的郭卫民是国新办新闻局局长。

  竹立家说,现在是信息社会,媒体传播对于政府形象的建设非常重要,

  如何面对媒体也成为各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

  如果新闻发言人能有良好的新闻背景,有丰富的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这些发言人往往能够更好地运用技巧,拿捏分寸,问答问题也会非常到位,对部门产生最好的影响。

  ▶会场花絮

  万绿丛中两点红

  在11位发言中有两位女性,一位是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一位是中央档案馆新闻发言人郭嗣平。

  在肩负重任的11位发言人中,两位女性的出现用一句俗语形容是“万绿丛中两点红”。但昨日的两位女性新闻发言人一点都不

  红,穿着上都很低调。

  范丽青以白色套装亮相,成为主席台上的亮点。因为主席台上的所有其他人都选择了西装,黑色或蓝色,包括郭嗣平。但郭嗣平的印象让人深刻,她的发言语速缓慢,像训练有素的播音员。

  本组稿件据《法制晚报》、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