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选拔科级干部面试,采用考官交叉、原籍考官回避等举措
以往选拔考察科级领导干部的面试,考官的人选大多来自市委组织部及考生所在区县的领导,彼此都是熟面孔,难免有“人情考”的嫌疑。
从昨日起,内江市统筹选拔科级干部面试首吃“螃蟹”——126名考官临时抽签分组,交叉考核来自不同区县的考生,彼此都是“生面孔”。
加上现场10名群众评委的监督,使整个面试过程不存在任何“猫腻”。
激烈
千人报考科级干部
内江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刘波介绍,该市此次统筹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激烈,本次公选共有1528人报名,1485人资格审查合格,有42个职位符合开考条件,平均30人竞争一个职位,竞争最激烈的是市中区档案局副局长职位,有223人报考。
经过笔试等考核,有214名考生最终入围面试。
在开考的42个职位中,市中区档案局副局长,市中区朝阳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东兴区委党建办副主任,威远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等4个职位分别有6名考生进入面试。
回避
考官不考本地考生
“现在,通过笔试入围的214名考生都站在了面试的‘门槛’前,面试分数占考核总分的40%,因此对他们而言,可说是一锤定音的时候到了。”内江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李杜透露,各职位进入面试前5名的考生分数相差较小,面试竞争相当激烈,其中第一名和第五名分数相差最小的职位是市中区审计局副局长,仅为0.78分。
如何保证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内江市委组织部门煞费苦心,决定第一次采用考官交叉、原籍考官回避等创新举措。
“为杜绝‘人情考’的情况,我们这次对考官进行随机抽签、交叉分组,来自各区县的考官将完全回避其所在区县的考生,如市中区的考官将不会考核市中区的考生,而由其他比如威远县的考官来进行面试。”李杜说。
公平
临时抽签决定考官
昨日上午8时30分,在内江一小的
考点内,参与面试工作的考官们陆续进场,他们随机抽签确定自己将在哪个考室、面试哪个职位的考生。
市委群工局副局长刘禧龙抽签到了2考室,他将作为主考官与其他考官一起,面试白马镇副镇长、朝阳中学副校长、市中区农业局副局长等3个职位的考生。
“事前我们根本不晓得将进入哪个考点或考核哪个职位考生,一切都是抽签随机确定的。”刘禧龙说。
除7名主持考官外,每个考室还设立10名群众评委,其打分占考生面试分数的20%。
内江市来金利鱼馆的总经理郭书明就是群众评委之一。他说,自己作为一家餐馆老板有机会参与面试科级干部,是政府开明举措的体现,这样选出的官员实干、有能力,让老百姓放心。
考生
面试公平自己满意
在面试中,郭书明把高分投给了竞选白马镇副镇长的211号和216号的考生,“216号考生演讲时思路清晰、工作务实;而211号的考生语言流畅,事前草稿等准备充分,逻辑思维能力强。”
报考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的熊青兰现任市中区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她说,这次面试的程序非常保密,事前根本不知道谁来面试自己,“7个考官都是生面孔,事后才晓得都不是市中区的干部,全是威远、资中等地的考官。”
来自宜宾的考生王翔也对此次面试的公平性表示满意:“我来自宜宾县白花镇,是名中学教师,这次来报考市中区档案局副局长,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我有幸作为6名入围者进入面试。这次来打分的除了政府官员,还有群众代表,他们的集体决策应该非常民主,具有代表性。”
文/图记者罗暄
相关新闻
800多人参与考察泸州选拔6名“一把手”
本报讯(记者陈章采)经过两个多月的推荐提名、大范围考察和常委会票决等程序后,6月29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泸州市教育局、民政局和审计局3个政府部门正职的提名任命。
昨日上午,中共泸州市委组织部向媒体通报了泸州市近期选拔任用6名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统筹公开选拔25名科级干部的情况。
泸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邵晓强介绍,此次组织考察扩大到最广泛的范围,先后有800多名干部群众参与到考察工作。从德能勤绩廉等多个方面听取干部群众对考察人选的评价和意见,“体现了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
6月29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0次会议,根据市长刘国强的提请,决定任命刘涛为泸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洪为泸州市民政局局长,喻志强为泸州市审计局局长。其余3个部门和单位正职将通过组织程序予以任命。
此外,泸州市还从即日起启动全市25名科级干部的统筹公选工作。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合江县团委书记等8个职位人选,面向全市公选泸县统计局副局长等10个职位人选,以及面向全市特定群体和当地特定群体定向公选纳溪区副乡镇长、叙永县副乡镇长等7个职位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