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言(浙江媒体人) 《人民论坛》杂志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并认为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是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委书记、国企老总、房管局长。比如国土局长的岗位风险系数是6颗星,而公安局长的岗位风险系数是5颗星。(4月29日《人民日报》) 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都有冒险的天性,明明知道官场险恶,仍然成群结队地报考公务员,削尖脑袋往官场里挤,费尽心机跑官要官——这又作何解释?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大多数中国人愿意做官而不甘愿做民,仅此一点即可证明在中国做官并不是什么高风险职业,相反,做官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职业。高回报自不待言,至于低风险,仅仅通过新闻报道我们就知道:有很多官员长期胡作非为而得不到查处,有很多官员长期贪污受贿而不被发现,有很多官员被罢免不久便迅即复出,有很多官员下海经商依然系着“安全带”,有很多官员即使丢了乌纱帽依然享受原有待遇…… 当然,确有一些为官者一不小心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似乎风险很大。但是,东窗事发的概率如此之低,更重要的是,风险高低只是相对而言,一些平民百姓,在网上发个帖子就可能遭到跨省追捕,拍个照片就可能被送进精神病院,而那些东窗事发的倒霉贪官,贪腐千万上亿元才可能锒铛入狱,相比而言,做官与做民哪个风险更大? 好吧,我们不发帖、不拍照,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为民,难道就没有风险吗?张海超出门打工,最后不得不“开胸验肺”;孙中界想做好事,却被“钓鱼执法”,不得不断指明志;邓玉娇因为拒绝提供特殊服务,便差点身陷牢狱之灾……如果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我们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做民的风险呢? 在中国,要说最具风险的职业,恐怕非煤矿工人莫属。但将挖煤的风险与做官的风险相提并论,似有侮辱煤矿工人之嫌。煤矿工人冒险挖煤,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而且,所冒风险并非他们能够掌控,即他们是“被冒险”。而那些贪官则是主动冒险,没有风险创造风险,将自己推向心惊肉跳、如履薄冰的境地——这世界上真有迫不得已的贪污受贿吗?贪欲发作而已,顶多是半推半就。 所以,在眼下的中国,做官并不是什么高风险职业,做贪官才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要进一步降低做官的风险,其着力点显然在于防止官员变成贪官,在于削减权力、约束权力、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想想看,假如官员财产公开能够尽快实行,这不就是切实降低做官风险、诚心爱护广大官员的有力举措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