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正荣是雅安市红十字会的常务副会长,在红十字会开展的赈灾、救助募捐、无偿献血等活动中,郝正荣都以身作则,每次开展募捐活动他都带头捐款捐物,先后捐款捐物近7000元。
为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他还带头先后献血7次,共献血1700毫升,并动员儿子参加了无偿献血。
两次地震两次救灾
“5·12”汶川地震后,郝正荣立即全身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他冒着余震的危险返回5楼办公室,整理地震损坏的办公设施,并着手部署紧急救援工作,当天就冒雨指挥搭建救灾帐篷近70顶,使市区各医院伤病员有了安身之地。
为了救灾,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还不顾多日的疲倦,驾车行驶3万多公里深入灾区了解灾情,督导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
当时,他家中8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因躲避地震不慎摔伤住院,他仍无暇顾及,坚守岗位,深入灾区考察灾后重建项目,确保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今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地震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让曾经历过“5·12”汶川地震的郝正荣感同身受。
当天下午4点,他立即组织志愿者并联系运输车辆,于当晚11点向青海玉树、甘孜石渠灾区发运435顶帐篷。
当他在组织志愿者装车时,他又得知玉树灾区有上万名伤员急需医疗救护。
他当即安排所属红十字医院组织了5名有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并担任救援队队长,赴玉树参与救援。
救援队15日早上9时出发,日夜兼程,历经27小时不间断行进,行程1100多公里,于16日中午12点半赶到玉树,为开展救援工作赢得了最佳救护时间。
玉树救援3天没洗脸
郝正荣主动请战,要求到缺乏医疗救护力量的重灾乡镇开展救护工作。
他被安排到距离县城70多公里、海拔4600米,地处震中的重灾区隆宝镇,到伤员家进行医疗救治,并向隆宝镇卫生院捐赠药品和医用材料。
由于语言不通,队员们通过懂汉语的群众翻译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当天共救治受伤群众20多名。
随后,救援队又赶往受灾最重的扎西大通村救治伤员,并向灾区群众发放食品、矿泉水、口罩等。
救援过程中,救护队员挑战极限,3天3夜没洗脸、漱口,饿了吃干
粮,渴了喝矿泉水,困了车上睡。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共救护伤员67人,不仅发放了药品,还把自备的食物也送给了灾区群众,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面对记者的采访,郝正荣很淡定地说,这些事都不值一提,是他作为红十字会的一员应做的,因为红十字精神就是“人道、博爱、奉献”,“所以在灾难面前我们义不容辞,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用实实在在的实干精神,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地援助。” 记者郑婷
“百姓感动故事征集活动”由华西都市报联合康师傅矿物质水共同主办,面向社会征集身边的感动故事,征集在平凡岗位具有关爱、奉献、环保精神的基层人物,并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共建和谐、大爱的社会氛围。
活动期间每周将抽出参与感动故事征集的热心市民5名,每人获得1箱康师傅酸梅汤。活动期间还将评选出5位感动人物,每人获得3000元感动公益金、证书、1年华西都市报订阅、康师傅矿物质水15件。
参与方式:
1、来电推荐、自荐:电话028-86969110、86969242;
2、短信推荐、自荐: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发送28加推荐人及感动故事至106280066(资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移动用户须完成二次确认,留言方可成功)
3、来信推荐、自荐:将自己或身边人的感动故事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寄到: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大厦16楼,百姓感动故事小组收;
4、上网推荐、自荐:登陆新浪四川,活动主题网站提交推荐人材料,http://sc.sina.com.cn/z/2010gdgs/index.shtml
更多活动情况详询:028-86969242
□新闻链接
“百姓感动故事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