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版:特04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30日 星期
上一版3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30日 ] -- 特04 -- 版次:[ 128 ]
绵阳北川 凤凰涅槃志在新生
2010-04-30
北川交警向驾驶员讲解注意事项
民警正在纠正施工车辆违法行为

  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快两年,在这两年里,受灾严重的绵阳北川现在重建得怎么样了?北川人民现在过得怎么样?也许,从北川交通的变化和北川交警身上,就能找到答案。

  新县城国庆前亮相乡镇均通水泥路

  绵阳北川是灾后重建中唯一一个异地重建的县城。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曾预计,北川新县城将于2010年10月形成基本框架。

  驱车前往北川新县城,映入眼帘的是新北川大道、西羌南路等一条条宽敞的城际公路,以及少数处于半幅施工状态的公路。而县城核心区内的北川中医院、疫控中心主体、县公安局大楼已封顶,部分行政大楼还在打围施工。县城里穿梭着来往的施工车辆。

  在安昌河西岸,连片成排的安置区主体已竣工,浅黄、深棕、纯白等颜色,装扮着六七层高的安置房。几乎每个小区门口,都会有羌族风味浓郁的“牌坊”。

  据了解,连通北川所有乡镇的“生命线”都已经打通,明年春节前,这些“生命保通线”均将打造成水泥路。同时,所有乡镇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民生工程建设也已全部完成,大部分北川人已经搬入崭新的永久性住房。

  交警“标配”雨靴手套加口罩

  因为重建,现在的北川的扬尘不可避免。北川的交警们只得在漫天灰尘的路口,戴着口罩指挥交通,提醒驾驶员安全行驶,平安重建。

  新县城进出的路口有7个,每天来往通行的施工车都有1200余辆,进入工地干活的民工骑的摩托车约有1000多辆,而各单位车辆以及私车有300到400辆。交警在这些路段上长期加班加点,得不到休息。有时安装路沿石的时候需要24小时不定时施工,那么中队的交警们就要24小时不定时进行交通管制。

  地震时,北川交警大队的办公楼瞬间垮塌,如今,他们依然还在借来的旧房子里办公。

  “‘雨靴、手套、口罩’这是我们中队交警的‘标配’!”北川桂溪中队的中队长冯明辉说,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以来大半年的时间,在路上执勤的交警,几乎一天一个口罩。车

  辆在路上抛锚时,上前去推车,白手套成了黄手套,怎么洗也洗不白了。“感冒药随时带在身上,一有不舒服,赶紧喝包感冒药,不能病,也没有时间病。”他说。

  道路绿化交警缓堵连续熬通宵

  5·12地震发生时,冯明辉正在安排执勤工作,眼看着家乡顷刻间毁于一旦,他的情绪也跌入谷底。去年9月,大队安排他负责北川新县城的交通秩序,冯明辉似乎才找到了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努力为北川建设出力”数月。

  去年9月到年底,当时中队的警力只有2名干警、1名协警和4名学员,警力相当有限,有时交警们下午两三点吃中午饭是很正常的。去年10月到年底,3号公路转弯处,一下雨,车就陷进去了,交警随时要联系调铲车来修路,还要与修理厂联系,维修坏在路上的车辆。用沙石铺路,压路机压,工程车牵引,前前后后要3个小时才能畅通,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月。

  “如果晚上拉树过来,有的树很大,必须卸下,以免影响道路通行,再晚也要派交警指挥交通。”冯明辉回忆,4月初辽宁大道绿化时,中队的交警连续守了几通宵,才能同时保证绿化和道路畅通。

  援建小组眼中北川重建交警功不可没

  王汉成是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北川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他说:“没有北川交警,援建不会这么顺利,灾后重建的工作,他们功不可没。”

  在王汉成眼中,北川交警的素质非常高,许多交警的亲人在地震中遇难,仍坚持工作,保证了交通的畅通。在执法方面,北川交警灵活、圆满地处理各种问题。他说:“援建中,每天有几百辆大车经过辽宁大道,有些路口路面窄、路况差,如果不指挥将会出现大的事故,北川交警们在重要路段24小时都安排人执勤,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为援建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北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刘建说:“5·12地震发生后,一切美好瞬间化为乌有,地震中20名民警中有13位直系亲属死亡,民警的住房全部被毁,至今我们很多民警都还住在板房里和租房住。”

  他们深受着内心的重创和极大伤痛,还一直奋战在争抢生命线第一线,曾一同抵御了唐家山堰塞湖决堤的危险,和这两年数次暴雨和泥石流的侵袭,冒着生命危险维护通往北川关内12个乡镇的生命线擂禹路的安全。“现在,我们正全力保障北川新县城建设和老县城遗址5月12日向世人开放,要一直竭尽所能伴随着北川一同新生。”刘建说。杨建记者刘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