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9日 ] -- 要闻 -- 版次:[ 003 ]
满载东汽中学的笑脸第二批摄友德阳归来
2010-04-29

  “寻找512张重建笑脸”第三批摄友即将启程,欢迎拨打本报热线加入

  昨日下午5点过,带着存满笑脸的相机,5名摄友从德阳回到成都。他们花了一整天,在东汽八一中学里摄下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年画村里拍下一幅幅漂亮的年画。

  上午8点20分左右,驶入东汽八一中学的车才刚刚停稳,潘高、高原、曹旻希、楮作远和甘永福组成的第二批摄友团就带着装备,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学校很漂亮,孩子们很用功。”潘高端起相机,记录下新生的东汽八一中学。

  来到汉旺镇,见到东汽厂的地震遗址时,摄友们的心又一次揪了起来。甘永福站在镇中心的钟楼前,拍下一张照片后,半天开不了口:“站在地震遗址前,心里感到很难受。但看到灾区重建中,那一张张坚强的笑脸,我又觉得十分鼓舞。”

  下午2点过,原本一身疲惫的摄友们进入绵竹年画村,又精神抖擞地走下车,拿起相机“啪啪啪”地拍起来。“好漂亮,好有意思。”楮作远

  说,他一直想看看年画的创作过程,这次终于找到了机会。好动的曹旻希,则放下相机,拿起一支画笔,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大作”后,她摇摇头说:“年画太考手艺了。”

  记者薛小龙本报与新浪四川联合推出的“寻找512张重建笑脸”第二批摄友团已满载而归,第三批摄友团即将启程。欢迎您继续拨打本报热线028-86969110报名加入向本报推荐重建笑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