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那一瞬,她冒着危险冲进教室,四进四出,将52名幼儿园大班学生安全转移到操场。她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见到周汝兰时,她正带着3个语文老师在彭州市听课。一见到我们,她就热情招手,白风衣、马尾辫给人干练、阳光的印象,笑起来时,又露出两个腼腆的酒窝。 52个被救学生见到周老师就抱 姓名:周汝兰身份:彭州红岩镇九年制学校老师时间:4月22日中午12点地点:彭州市大北街 当第3次冲进教室将手足无措的学生拉出来后,她双脚发软地站在操场上点数,“52个,不是54个吗?”想也没想,她第4次冲进教室。这时,幼儿园的班主任赶来叫住了她:“周老师,快出来,今天有2个学生请假了。”回头看到灰头土脸 蹲在操场的52个学生,她泪如泉涌。 时隔两年,周汝兰还常常回想起这一幕。那52个幼儿园学生已经步入小学,孩子们对地震的记忆不是很深刻,但一见到周汝兰,这群孩子就跑过来围着她。“一个小女孩,每次见到我,就冲过来抱住我的腿,咧起嘴巴笑。” 来自孩子家长的感激,她却有些不好意思接受,“两年前我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 作文常写地震但孩子学会了感恩 每当她布置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时,学生们几乎都会写经历地震的感受。“地震经历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他们的切身感受。”但她对学生们已经放心了,“孩子们已经找回了快乐童年。调皮的跟从前一样调皮、乖巧的比原来还乖巧。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多了一份感恩。” 孩子们的调皮依然让周汝兰头疼,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更有爱心了。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时,一个家庭极其困难的男生,竟然拿出了40元钱,“我要把曾经得到过的爱心分给需要的人。” 生活重回正轨每天的幸福都不同 周汝兰住在彭州市区,早上7点半坐半个小时车到红岩镇上课。5点过下班后,再坐车回到市区。老公已经把饭做好等着她回家,吃完饭他们就手挽手去散步,女儿留在家里做作业。 正如“淡然人生”的QQ昵称一样,周汝兰的生活已经渐渐回到了地震前的平静。她说,自己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多少人认出她这个抗震英雄,周末的时候,约几个朋友逛街打麻将——“每天的幸福都不一样。” 实习记者刘晓娜摄影吕甲 板房幼儿园老师最爱孩子灿烂笑容 姓名:杨仕俊年龄:44岁身份:幼儿园老师拍摄时间:4月22日下午4:30拍摄地点:彭州龙门山镇蓝天幼儿园 坐在板房幼儿园的教室里,杨仕俊和20多个孩子一起折着纸飞机、小船。已经过了放学时间,但很多家长都没有来接孩子回去。 见到记者走进来,杨仕俊笑着坐到风琴前,弹起了欢快的儿歌。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开始跳舞,板房幼儿园瞬间活泼了起来。“我最喜欢看到孩子的笑容。”杨仕俊说,两年过去了,孩子们心里的阴影被慢慢抹掉,灿烂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们脸上。 两年来,杨仕俊一直守在幼儿园的板房宿舍里。如今儿子在彭州读高三,成绩不错,丈夫在外地,让她最开心的是,莫过于新幼儿园正在积极重建,“没多久就可以走出板房了。” 实习记者陈黎摄影吕甲 老伴八十大寿在儿子新家办酒席 姓名:刘大如(音)年龄:73岁拍摄地点:彭州小鱼洞大桥拍摄时间:4月22日下午4点 刘大如站在地震时被毁的小鱼洞大桥桥头,面前摆着自家制作的盐蛋、皮蛋、豆豉。每天,她都在这里做小买卖,挣个几元、十多元。 说起最近家里的喜事,她乐得合不拢嘴,“我对象前几天满80岁,在二儿子家自建的新房里办寿宴,全大队的人都来了,坐了几十桌,闹热得很。”73岁的她把老伴称作“对象”,惹得周围人打趣,她有些害羞地纠正,“就是我老伴。” 刘大如说,二儿子家被震垮了,在原地统规自建。去年就搬进新居,还常常把他们老两口接去小住,“真的安逸!又宽敞又亮堂。” 实习记者刘晓娜摄影吕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