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9日 ] -- 要闻 -- 版次:[ 008 ]
美国市长:全民植树在美国办不到
2010-04-29
会议现场

  第六届中美市长峰会昨日在成都举行,共同探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记者邓宇摄影吴小川)减少碳排放,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而各国的做法却不尽相同。昨日,在成都召开的第六届中美市长峰会上,美国的市长们对中国的全民义务植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却因为体制的不同,称这样的做法在美国不可能办到。

  全民植树美国无法推广

  植树造林,绿化城市,这是减少碳足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我国都会开展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

  尽管在中国包头,栽种并养活一棵树木的成本几乎等同于供养一个大学生,“但现在包头基本实现全民种树,每人每年平均种植5棵树,目前包头的人均绿化面积已经达到14平方米。”包头市副市长廉素的一席话,引起了美方市长的浓厚兴趣。

  “在包头这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极其珍贵资源,既要节约用水,还要灌溉树木,这二者是如何做到的?”美国市长协会会长、明尼苏达州伯斯维尔市市长伊丽莎白·可丝女士问道。

  廉素说,包头有黄河流过,水资源还是很丰富,植树造林的成本虽然比南方城市高,但还是有一定的条件,每年浇几次水,成活率还是很高。

  “在我的城市,就无法像包头一样推广全民植树,每人每年平均种5棵树是很难达到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桥港市市长比尔·芬

  奇说,因为中美两国的体制不同以及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土地都要求有很高的利润回报率,所以不可能在美国推广全民植树。

  垃圾分类中国应该坚持

  美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有很好的经验,来自美国的市长们还对正在努力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中国城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美国肯塔基州博林格林市市长伊莱恩·沃克说,几乎所有博林格林人都能按照标准分类处理垃圾,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博林格林市循环系统的建立,大量的废物废能通过循环继续为民众服务。

  明尼苏达州伯斯维尔市市长伊丽莎白·可丝认为,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对民众的教育和引导,“引入激励机制,对分类回收的优

  秀者进行奖励,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民众的自觉性”。

  此次峰会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为主题,来自美国伯斯维尔、长滩、博林格林等城市市长与中国成都、合肥、包头、义乌等城市市长,就“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城市环境保护”三个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会后,两国市长还在成都名都公园共同种下了“中美市长友谊林”。

  □相关链接

  中美市长峰会由中国市长协会和美国市长协会于1999年共同发起,两年一届,轮流在中美两国城市举行,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