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政府此举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带动其他国家改变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性法律和政策”。 中国政府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修订已经实施了20余年的相关法规“禁令”,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观察人士说,这是中国人权领域的一个“巨大进步”。 据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次将至少达7000万,其中,境外游客将达350万。 设限对本国疾控作用有限 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月19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两项法律实施细则的决定,正式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并限定禁止入境的患有精神病和肺结核病外国人的范围。该修改规定于本月24日公布施行。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说:“随着艾滋病防治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限制措施被证明是不必要的。” 1989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和1986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均明确限制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 上述规定是基于当时对艾滋病等疾病的认识而制定的。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些限制做法对本国疾病防控工作的作用十分有限。 今年年初,中国曾拒绝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澳大利亚作家到上海参加国际文学节,此事引起海内外广泛非议。事后,据卫生部透露,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取消有关入境限制。 □各方反应 联合国对我国新做法表示欢迎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早在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开始考虑取消相关限制,并做好了基础工作,之所以到本周才宣布实施,是由于一些必要的程序要履行。此前,中国举办承办亚运会、世界妇女大会、全球基金理事会会议和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时,都采取了由国务院批准、临时允许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入境的做法。多次实践证明,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不仅未对中国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提升了国际形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的新做法表示欢迎,他敦促所有仍在实施此类限制的国家将终结这一做法作为一项优先、紧要的事务。 世卫组织将带动其他国家改变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也表示,中国政府此举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带动其他国家改变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性法律和政策”。 她说,“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将有助于防止艾滋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科学研究显示,日常接触并不会导致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传播。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垂直传播,性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麻风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 清华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表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给予艾滋病患者何种待遇,正在成为其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象征和国际标准。 今年以来,韩国和美国也相继正式取消对患有艾滋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截至目前,不限制患有艾滋病外国人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10个。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