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领域10个新职业中的色彩搭配师,成都仅有二三十个
探访新职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截至2007年11月,已经发布了10批共106个新职业,其中包括乳品评鉴师、品酒师、坚果炒货工艺师、厨政管理师、色彩搭配师、电子音乐制作师、游泳救生员、手语翻译师等。新职业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新职业还新吗?新在何处?“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今起推出探访新职业系列报道,欢迎读者拨打热线(028)86969110,推荐身边的新职业从业者。
颜色
陈艾佳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丰富多彩”:专门跟色彩打交道,通过色彩诊断,判断顾客适合哪种色调,然后进行着装指导。
每当看到别人光鲜亮丽,陈艾佳的心里就充满成就感。
陈艾佳是一位服装色彩搭配师。2007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服务业领域10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色彩搭配师。而陈艾佳自2004年就已经涉足这个领域,如今是成都仅有的二三十个专业服装色彩搭配师之一。
陈艾佳说,做这一行的都有这样的观念:人是鲜花,衣服才是绿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出自己的精气神。“看一眼就知道你能美到哪种程度”。
看色彩诊断36种色布挨着试
陈艾佳个子不高,但精致的妆容、得体的装扮,让37岁的她在人群里并不会被淹没。
昨天中午,陈艾佳一袭橘红色外套,搭黑色打底衬衣,阳光下格外显眼。她说,这样搭配的根据是,鲜艳的衣服可以增强存在感。
15年前,陈艾佳大学毕业,开始进入化妆造型行业,2004年回到成都后,考取了服装色彩搭配师的资格证,在一家工作室做色彩顾问。
如今6年过去,她越来越看好这个行业,因为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买衣服越来越注重精致得体,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所以,在服装指导方面花钱,也成了一种投资。
陈艾佳说,服装色彩搭配师主要是帮助顾客判断适合哪种色调,然后
再进行着装指导,“通过专业知识去指导顾客穿衣打扮,而不是盲目听别人说一句‘可以’,就把衣服买下”。
其中,色彩诊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进行色彩诊断时,顾客需要卸妆,完全素面,前额不能留刘海,灯光要特别足,“就像阳光直射在脸上的那种效果”。
准备就绪后,色彩搭配师将36种包括冷暖色调在内的色布,一一放在顾客脸部下“面试”。
每张色布大概长宽30多厘米,放在脸部下方后,不同颜色的光线反射到脸上,就能看出效果。色彩搭配师再据此判断顾客适合的色调。
整个过程需持续40分钟。接下来还有款式搭配实验和具体的着装指导。
给妻子变装老公给她打洗脚水
陈艾佳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单生意。
当时有个女孩看到工作室的宣传招牌,走进来想试一下,“个子高高大大的,稍微有点胖,20多岁的样子”。
通过色彩诊断,陈艾佳判断出她适合浓郁型的暖色系,款式则是宽大版,尤其适合民族风格感强的衣服。
当天,陈艾佳带她去商场购衣进行搭配。整体造型完成后,女孩自己都惊呆了。
还有一个案例让陈艾佳充满成就感。
陈艾佳会去一些单位进行色彩搭配的培训。有一次一对夫妇同时来听讲,女的正好被随机抽中,现场进行造型改装。
短短20分钟,陈艾佳及助手将该女子来了个彻头彻尾的改造,造型完成后,她们先是在大屏幕上展示其变装前的造型,等变装后的造型完全展示出来,现场掌声雷动。
第二天,这个女的还悄悄告诉陈艾佳,当晚回到家老公居然给自己打来一盆洗脚水,这是结婚多年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的事情,“发现他老婆还能变得这么美,肯定高兴嘛”。
费如何收费每个顾客在千元左右
由于多采取一对一的上门服务,陈艾佳不用像其他上班族一样起早贪黑,每天在上下班高峰期穿梭。经常是电话约好时间,直奔顾客家里。
每个顾客收取的费用在千元左右,最多时,陈艾佳一年曾指导过100多个顾客,今年也已经为20多个顾客做了指导。
这一行看起来风光轻松,但也有他们的担忧。
“最怕的就是拼不过人们的习惯和观念”,陈艾佳说,一般她们对顾客进行色彩诊断和着装指导后,有需要的顾客会跟她们保持长期联系,甚至有
人每次买衣服之前都会拍张照片发给她,问适不适合自己。
也有个别的顾客,在初步指导后就不怎么联系了,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穿衣服,“把自己打回原形”。
陈艾佳说,目前成都的专业服装色彩搭配师大概有二三十人,基本都是女性,服务对象也是女性群体。
在陈艾佳们看来,每个女人都可以分到可爱、温柔、高雅或者冷艳的类型中,而且不分年龄,只要搭配得当,就可以有自己的风彩。
记者刘春梅摄影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