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7日 ] -- 财经 -- 版次:[ 033 ]
中国在世界经济博弈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2010-04-27
世行和IMF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举行新华社发

  投票权提高至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与德国换了位置,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一改革从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版图的变化。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只是往前迈了三小步,在其历史上却是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认为,世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体现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的要求,是迈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投票权的重要步骤。

  发展中国家投票权上升

  本次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

  会议还决定世行进行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的财务能力。

  美国仍保留了否决权

  在改革之前,美国的表决权超过16%,由于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所以美国一个国家就可以否决任何议案。这次改革后,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但改革毕竟是一个进步。改革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实,是适应现实的一个改革。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实力和影响力在发生微妙变化。

  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变弱,资金能力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活力,向世界银行增资的能力增强。这从一个侧面给世界多极化的演进做了一个注脚。

  日本创下投票权最大减幅

  而日本则创下自1952年成为世行成员后的最大投票权减幅。但尽管如此,日本仍以6.8%的投票权位列第二。

  世行行长佐利克说,投票权改革意在“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类似投票权改革。

  据新华社、宗欣

  □声音

  投票权增加标志中国软实力增强

  财政部长谢旭人会后在接受中国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此次世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这次世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之一就是通过了世行投票权和代表性第二阶段改革的方案。

  此外,在这轮改革中,中国在世行投票权有所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行的合作,更好地发挥股东国的作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减少贫困方面发挥

  更大的作用。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曾智华表示,投票权的转移背后是中国软实力的增强,未来中国势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日渐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将成为趋势。

  他指出,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反映了各国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和重视,这和中国日渐崛起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同时意味着中国可以更踊跃地参与国际事务。      辛浪

  世界银行投票权排名前十国家:

  名次12345578810

  国家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印度俄罗斯沙特意大利

  改革后投票权

  15.85%6.84%4.42%4.00%3.75%3.75%2.91%2.77%2.77%2.64%

  改革前投票权16%以上7.62%2.77%4.35%4.17%4.17%2.77%2.77%2.77%2.71%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