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版:巴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7日 ] -- 巴蜀 -- 版次:[ 029 ]
条条灌渠通农田通江掀起治水热潮
2010-04-27

  在绿树丛中,一条条新修的现代灌排渠逶迤延伸,它们一头连着水库,一头连着一块块农田。4月里,在巴中市通江县的6个乡镇29个村,这样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下简称小农水)场景随处可见。

  希望以“小农水”项目点燃

  2009年6月,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通过激烈的竞争比选,通江成为全省20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

  中央和省级财政将连续3年每年给予2000万项目资金。

  经过科学规划,通江县以大兴、火炬两乡6村为重点建设现代灌排渠系示范片。

  依靠片区内2座小一型和3座小二型水库为水源,新建灌排渠系、整治维修旧渠系,彻底解决“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

  以杨柏、民胜两乡5村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需要,利用辖区内有限的小二型水库、山坪塘、微水池的水量,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以大兴、杨柏、民胜等五乡镇18村为重点,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充分集蓄雨水,发挥补充灌溉,达到基本解决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用水目的。

  根据规划,截至2011年,通江将通过项目实施改建山平塘594口,新建微水池672口,新建管灌工程370处,新建喷灌工程53处。

  建设在“五民一补”中推进

  “我们在‘小农水’建设中引导群众按照‘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的原则,采取‘群专结合’的办法,实行‘项目民报、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设民管、资金民审、先建后补’的建设管理机制……”该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

  大兴乡贾家梁村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项目规划,技术人员计划以维修旧渠系为重点。

  深受缺水之苦的群众代表贾维刚说:“村上那么多堰塘,都关不住水,这次应该把那些山坪塘好好整治,同时多建微水池。”大会最终采纳了群众的建议,把该村11口山坪塘整治和新建18口微水池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兴乡东郡村村口有口堰塘,名叫干堰塘,满满一塘水,过冬就干。

  干堰塘的业主代表杜学明边砌石头边对记者说:“政府统一采购水泥、沙石等材料,统一聘请技术工人。我们自己人平只出50块钱,再投点义务工,哪个有意见嘛!”

  目前,新建节水灌溉工程1421亩、微水池357口、渠堰68.65公里,维修整治山平塘157口、微水池68口、渠堰28.09公里,维修提灌站2处……完成投资3620.76万元。

  (罗鸣钟屈富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