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教育高端访谈
●本期嘉宾: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校长郭良君
●本期主持人:本报记者潘波
千百朵蔷薇从铁栅栏中探出头来,掩映着百米长廊上镶嵌的18块青石,上刻“锦江十八景”,有望江楼、合江亭、九眼桥、水井坊、大慈寺、锦江书院、三圣花乡、东门码头、李劼人故居、署袜街邮局、交子街交子古币……清风拂过,石刻凝神屏息,蔷薇摇曳多姿,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蓉城腹地锦江之滨,美哉盐中杏坛其盛,古木苍苍银杏开画境,书声琅琅弦歌立文心……”大门左侧的《盐道街中学赋》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先生撰、李观泰先生书,大气磅薄,读来回肠荡气;大门右侧,《杏坛讲学》、《雅典学院》、《西学东渐》三面巨幅油画次第排开,孔子、亚里士多德、严复、蔡元培等先贤名家跃然眼前,东学与西学在这里交汇融合,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升学季即将到来,当学生和家长们慕名来到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参观考察时,大家惊喜地发现:巴蜀名校风采依然!和昔日相比,今天的盐中更大气、更雅致、更有神韵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人流连忘返,人们三三两两伫立在校园文化墙下拍照留念。
生机焕发,活力四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今天的盐中处处散发出独特的神韵和魅力。是什么,让盐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上佳的品质?是什么,赋予了盐中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校长郭良君一语中的:“一所学校好不好,归根结底要靠文化来滋养。”
华西都市报:作为一所老牌名校,盐道街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您担任盐中校长以来也十分注重文化立校,请问盐中的文化内核主要涵盖哪些方面?
郭良君:近年来,我们溯源追本、开拓创新,秉承“整合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和合美行”的校训,用“育以情、教以艺、德以范、业以精”引领教师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志以远、学以勤、识以达、行以正”的现代中学生。
华西都市报:“整合育人,和谐发展”是贵校传承多年的办学理念,请谈谈您对它的理解?
郭良君:整合育人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同时还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和策略,它强调学校管理、德育和各科教学诸方面应有机协调、互补、渗透,产生1+12的功能,形成育人的合力。具体说来,“整合”的内涵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教整合”;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三学整合”;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课整合”;文科、理科、艺体科“三科整合”;心理、生理、伦理“三理整合”等。
和谐发展是核心,是根本,是目标,它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力图通过诸多教育因素的整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与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华西都市报:不久前,贵校在溯源追本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四字校训——“和合美行”,“和”、“合”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以此为校训蕴含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
郭良君:和合美行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在说文解字中,“和”是指相应也,即多种要素的联系共处,“和”是和谐、和平、和顺之意。“合”是合口也,即各种要素的汇拢团聚,“合”含有结合、合作、整合之意。“和合”是指多种元素要素,在系统和动态过程中,有机组织、结合为新的事物或新的生命。“和”是目标、是标准;“合”是手段、是途径。
“和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是治学、治教、治校的方略和价值追求。我们在强调教育共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尊重师生个体差异,融通校内外教育资源,以课程为载体,突出中学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多样性,奠定中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促进中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美行”是指高尚的情操,《荀子·宥坐》里说:“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和合”的教育哲学思想倡导以人为本,合作进取,引领师生勤勉治学,陶冶情操,见贤思齐,学识通达,品行端庄。师生都要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教师更要以高尚的德行、精深的学识培育学生,使之成为知书达理、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有用之才。
华西都市报:盐中初中部的校园文化墙向我们展开了一幕幕历史画卷,其中除“锦江十八景”外,由八幅石刻壁画组成的“盐中八教”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问盐中有哪“八教”呢?
郭良君:“盐道八教”可以用24个字加以概括,即:德以范、育以情、教以法、业以精、志以远、学以勤、行以正、识以达。八幅石刻壁画以鲜活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形象,为“盐中八教”下了生动的注脚。□先谈谈我们对教师的要求——
德以范:用高尚的情操以身垂范。(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育以情:用真挚的情感长善救失。(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以法: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
(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业以精:用精湛的技艺传道授业。(祖冲之“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再说说我们对学生的期许——
志以远:用高远的目标砺志成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以勤:用勤勉的精神格物致知。(王羲之“墨池草绿兰亭文章,传之百代弥远弥光。”)
识以达:用广博的学识明体达用。(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行以正:用中正的品格立身处世。(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专家点评
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姚文忠:
文化是学校的根基。我认为,学校文化涵盖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给人的感受,包括环境、氛围等;二是学校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安全感、归宿感等都很重要;三是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四是当学生有了问题的时候,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上述方面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完整形象。
盐道街中学的文化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即“实验奠基,整合借力,三校共济,和合美行”。和合是中国的哲学,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合是讲各种不同意见、各种纷争都应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积极调和并结合起来,整合各种力量和衷共济,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更好地运用、承载和弘扬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