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改革官员”罗崇敏携书参加书博会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昨日清晨6点过,罗崇敏就起床了。每天只睡5小时是他的习惯。他特意推掉了到新西兰的教育考察,到成都感受书博盛会。9点半,罗崇敏带着自己出版的第18本书籍《天鉴》,准时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 谈《天鉴》书中片段全是生活积淀 罗崇敏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接受采访时,罗崇敏正患感冒。但整整两个小时采访中,他始终挺直着背脊,没有靠着椅背,没喝一口水。17年,出版18本书,年底可能会突破20本。他说自己相信理性、激情和意志力的统一,因喜欢阅读,写作也不难,他喜欢克服困难——他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天鉴》是罗崇敏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积淀。全书两百余个小片段均是这些年的生活随笔、读书笔记、会议交流甚至包括在党校封闭式学习时给妻儿的信件。 “那天我在家整理记录,朋友看到我在飞机上的卫生袋背后也写满了东西保存下来,便建议我把这些整理出书。”于是,就整理出版了《天鉴》。 谈“奇官”“‘改革官员’是媒体炒作” 罗崇敏语录:“当一些地方没有行动,而我在谋求发展的时候,自然看起来我就是在改革了。” 罗崇敏30岁初中毕业,最后一直读到博士。当过知青、代课教师,当过县长、现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被媒体誉为“改革官员”、“奇官”。 在云南江川红河和蒙自等地,他曾“先斩后奏”、“特立独行”、“大 刀阔斧”地搞过各方面改革: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全州医疗卫生系统全员社会化;劝退55岁以上的初级干部;以5万-15万年薪公选招聘县33所中小学校长……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7项改革,其行为震惊全国。 您认为自己是个“改革官员”吗?面对这个问题,罗崇敏表示:“说改革官员、奇官,那是媒体的炒作罢了。难道待岗教师问题不该解决?难道医疗病患不该担忧?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注重民众利益的发展,当一些地方没有行动,而我在谋求发展的时候,自然看起来我就是在改革 了。” 谈教育“现今的教育太具功绩心” 罗崇敏语录:“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教育危机。教育能培养出布什,也能培养出本·拉登。” 罗崇敏在全国率先提出“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倡导教真育爱,使人幸福。如今全国13个省市都在进行推广学习。 “当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在外饿坏了吃了陌生人煮的面,他会感激一辈子,那为何他不能感激为自己煮了十几年面的父母?”罗崇敏认为,这是社会、孩子、家长共同的过错,现今的教育太具功绩心,家长培养孩子上名校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忽略了对爱和生命的教育。 教育有哪些缺失?他顿了一顿, 说:“云南省培养的24个奥数第一名,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大师?历年的状元为什么最大的只做了副科长?那是因为当代教育负担太重,单 一的考试让文化流失、让创造力流失。人类社会最大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教育危机。” 记者肖笛摄影吕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