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建波记者陶玲)短头发、劳保服、棉手套……这是成都市东郊工业博物馆前的一座雕塑,塑造了上世纪东郊产业工人的群体形象。 如今,广大职工的群体形象有什么变化? 昨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成华区32个系统工会的近400名职工代表,身着各式职业装走上T形台,角逐最佳风采、最佳才艺、最佳形象奖。 T形台上,既有头戴安全帽的城市建设者、肩扛测绘仪的规划设计工作者,也有手提笔记本电脑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既有身着体现庄重整洁、自然大方的套裙的职业女性,也有身穿防毒服的疾病预防工作者……每个人脸上始终洋溢着乐观与自信。 “这是一次新时期广大劳动群体形象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各行业团队意识、综合素质的生动演绎。”成华区区委书记何立斌表示,现代劳动者无论是文化程度、综合素质还是专业技能都有了显著提高。 参赛选手通过服装、形体、才艺展示,既体现了新世纪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行业形象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