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大矿山后,原本表态处于“中立”地位的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FMG也终于对中方“倒戈相向”,宣布将转向“同市场挂钩”的价格体系。至此,中国的主要长协矿供应方已经全部表态支持灵活定价。 FMG是在其最新发布的2010年一季报中作出如上表示的。FMG称,由于与中国的价格协议已于2010年1月1日到期,中方有6至8周的时间确定未来的销售和运量,因此一季度是“过渡时期”。此后,FMG的价格政策将与行业取得一致,采用“与市场挂钩的体系”。 季报显示,FMG在今年一季度的铁矿石平均生产成本稳定在30美元/吨,平均售价(离岸价)为69美元/吨,较上一季度提高了19%。按照2009年8月中方与FMG达成的长协价格,FMG生产的粉矿干基离岸价为94美 分/干公吨度;块矿离岸价100美分/干公吨度。按此计算,品位63.5%的粉矿离岸价格约在60美元/吨。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也意味着FMG在今年一季度已开始至少部分使用非长协价格向中方供货。 FMG的中国钢铁企业客户达50多家,去年生产的4000万吨铁矿石全部销往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海外矿石供应商。 就在FMG倒戈的同时,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贸易商中钢集团日前与新兴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Brockman资源公司签署铁矿石贸易协议,中钢澳洲子公司将向Brockman每年采购约1000万吨铁矿石。其后双方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合作。中钢在2009年的铁矿石进口总量是4000万吨,1000万吨铁矿石占其总进口量的25%。 据《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