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后,先后有108名孩子诞生于什邡罗汉寺,这些孩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罗汉娃娃”。1年多过去了,这些“罗汉娃娃”还好吗?危难之际作出大善之举的罗汉寺方丈素全法师还好吗?他们现在生活情况如何?日前,本报记者在寻找重建笑脸的过程中,专程拜访了他们。
姓名:素全法师(法名智国)年龄:43岁身份:什邡罗汉寺方丈拍摄时间:4月16日中午1点拍摄地点:什邡市罗汉寺内
背对媒体和面对媒体
如果不是因为“5·12”地震,作为一个出家人,法师素全是背对媒体的。
地震发生时,什邡市妇幼保健院被震成危房。这个出家人不顾反对,收留产妇和孕妇入寺院空地,一直到8月份。此间3个月,寺院飘出肉味,庙宇变成产房,大雄宝殿成了堆奶粉的临时仓库。
3个月里,108个孩子先后顺利在寺院出生,被外界称为“罗汉娃娃”。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些孩子,关注什邡重灾区,当时身为住持的素全,听劝转身,面对媒体。
如今,“罗汉娃娃”开始陆续迎来2周岁生日,素全也已升座为罗汉寺方丈。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一些孩子家里去看望,看着孩子活蹦乱跳,素全也会开心得跟家长笑成一团。
罗汉寺里留有一份通讯录,素全说,他会一直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期待他们长大成人后,在罗汉寺集体重逢。
大难之际他选择行大善
4月16日中午,罗汉寺内。刚刚用过斋饭的素全,带记者经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客堂。重新修复的罗汉寺,干净整洁,安静而大气。
对于当年的大善之举,素全一直
说,过去的就过去了,都是应该做的,没有什么。但他的双腿,却因连续在雨中帮忙安置孕产妇、运送救灾物资,落下了湿疹的病根。
“5·12”地震当天,什邡市妇幼保健院被震成危房。院长桂逢春找到素全,想将产妇安置入寺院空地。素全的第一反应是不妥,本来寺院就避女客,更何况孕妇临盆要见血光。但情势危急,这些人面临很多危险,最终素全答应了。顶着寺内部分僧人、居士反对的压力。“出家人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其他的都不是忌讳。”回忆起当时做决定那一幕,素全这么说。
之后素全召集僧人强调,“敞开大门,无条件接受灾民,无条件向他们提供寺里的生活用品”。
当晚风雨大作,寺内很多屋顶被掀翻,又赶上一个孕妇要临盆。僧人们一边到处找油布盖在泥塑的菩萨身上,一边给临盆孕妇搭建可以遮风避雨的“临时产房”。由于油布紧缺,素全一把抓下了菩萨身上的油布。
不到3天,寺内收留的受灾群众就吃完了罗汉寺3个月的存粮。到第3天开饭时,素全亲自守在旁边,不准僧人舀饭,先保证受灾群众。幸好外界增援物资及时送到。
就这样,自5月12日到8月7日妇
幼保健院的孕产妇整体转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出生。
希望“罗汉娃娃”都成为发光的灯
素全心里牵挂着“罗汉娃娃”。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一些孩子家里看望。禾丰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子轩最让他牵挂,前不久还刚去家里看过一次。今年春节,20个娃娃回罗汉寺撞钟祈福,看着孩子一点点健康成长,素全很欣慰。
“希望他们当中有人成为了不起的人,但平凡地生活也是好的”。素全说,每个人就像一盏灯,都要发光发亮,照亮别人,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不发光的灯是没有生命的”,他希望“罗汉娃娃”长大都能成为发光的灯,并且懂得感恩。
按照素全的说法,面对“罗汉娃娃”及关注他们的社会各界人士时,“此素全已非彼素全”。有这些孩子在,他心里并不“空”。聊起孩子,素全毫不掩饰内心情感,笑得很开心。记者刘春梅摄影吕甲
聪明“罗汉娃娃”傅梓航
2008年6月7日,傅梓航在罗汉寺出生。如今,还不到2岁的他,已经有32斤,胖嘟嘟的脸蛋,很可爱。据妈妈龙沙沙说,“比别人家3岁的孩子都要重呢”。
梓航很调皮,“除了睡觉,没有安静的时候”。最喜欢在地板上拍球、打滚,或者开着自己的小“跑车”耀武扬威。只要打开电视,调到CCTV5台,看到有比赛,小家伙就会兴奋地喊“中国队加油”。
妈妈龙沙沙发现,梓航的记忆力特别好,每天睡前给他唱的儿歌、讲的故事,第二天他都能自己复述一遍。有时连大人想不起来的细节他都记得。龙沙沙是钢琴老师,梓航要是来了兴致还会跑到钢琴前面乱按一通,听声响,经常把自己逗乐。
龙沙沙打算,过完暑假就把梓航送去幼儿园读小小班。“他喜欢跟比自己大一点的小孩玩,到时就有更多人一起了”。至于罗汉寺的故事,考虑到梓航现在还理解不了,龙沙沙计划等梓航长大一点再详细告诉他。记者刘春梅摄影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