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版:成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3日 ] -- 成都 -- 版次:[ 029 ]
反贪新手接“大单”小区蹲点一封信找到关键证人
2010-04-23
检察官邓驰

  反贪斗士系列报道(4)

  反贪斗士档案:

  邓驰,成华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科检察官。法律专业出身,有几年公诉科工作经验。

  由于拥有雄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检委会讨论中,邓驰总有独到见解。虽为“反贪新手”,但他已在这个领域初露锋芒。

  年轻的邓驰一到反贪局便接下“大单子”——寻找一个重要贪污案件的关键证人。

  邓驰往返于成渝之间,蹲点在多个小区。终于,邓驰根据门卫室的一封信,发现线索,并找到了关键证人,使案件获得重大进展。

  往返成渝多次“证人”未现身

  2008年5月,邓驰刚从成华区检察院公诉科调到该院反贪局工作,便碰上一件大案子,某局正厅级干部曹某涉嫌贪污,省纪委正组织专案组调查。

  该案的关键是找到证人田某,可他失踪了。

  因田某暂住地在成华区,寻找他下落的工作自然落到成华区检察院。

  “邓驰,你来试试?”虽为反贪局新手,但邓驰在公诉科时的能力有目共睹,成华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王志强有意给他压“担子”。

  邓驰一点不敢怠慢,第二天便投入紧张的“找证人”工作。

  没有更多线索,唯一的线索是“田某可能去重庆躲地震了”。

  邓驰立刻赶到重庆田某的住家地,却发现大门紧锁,邻居告诉他,田某已经很久未回,好像是腿脚不好去成都治病了。

  扑了个空,邓驰又马不停蹄赶回成都,还没坐稳,又有情报称,田某就在重庆,只是不住家里,而是其他地方。

  无奈,邓驰第二次赶赴重庆,好不容易找到田某的暂住地,却被告知他前一天刚回成都。

  门卫室一封信找到关键证人

  重回成都。

  “我只知道田某暂住地的大体地方,只能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查。”接连几天都没有任何线索。

  就在邓驰一筹莫展时,一个小区的门卫提供线索:他们小区有一个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时常出入,好像是重庆来的。

  “是不是田某呢?”邓驰心里打着

  鼓,没有其他线索,唯一的选择便是在该小区蹲点守候。

  就在等待地百无聊赖时,突然,他看见了小区门口窗台上放的一封信,“这个收信人名字好熟悉哦!”仔细想想,原来是田某老婆的名字。

  “关键证人的行踪终于有了眉目。”就这样,又经过连续两天的蹲守,田某终于现身,他的到案,使得该案取得重大突破。

  专业知识助检委会统一意见

  该案中,嫌疑人曹某的外甥宋某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侦查显示,宋某利用曹某的关系网,经营了一家与该局有关的企业,曹某则在该公司持有大量股份。

  “宋某需要资金什么的,都经过曹某报批,再下拨。这样宋某前前后后一共获得40余万元的好处。”邓驰说,当时宋某已被公安拘留,因他并非该局正式员工,检方在决定是否以贪污罪对其决定逮捕时,检委会内部出现分歧,部分委员认为其不构成贪污罪。

  而邓驰坚持自己的看法,用手中掌握的证据一一展示给委员,结合独到的专业分析,充分揭露了宋某的犯罪事实。最终,检委会统一了认识,一致决定对宋某决定逮捕。

  成华检记者牛莉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向反贪斗士致敬

  反贪,在老百姓眼中一直是项神秘的工作,因为它要么涉及政府官员贪污,要么与企业要职受贿有关。

  反贪检察官的形象在公众心中也极为模糊,几乎没有概念。

  成华检察院反贪局案件侦破数量、立案数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基层检察院名列前茅。

  偶然的机会,让我得以接近这一

  群体,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率真、诚恳,工作态度严谨。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们的执着。

  侦查过程中遇到困难,从不言弃,每一个案子的成功告破,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弘扬正气,他们肩负重托;反腐倡廉,他们勇往直前。

  让我们向这些反贪斗士们致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