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3日 ] -- 文娱 -- 版次:[ 024 ]
阅读离我们是远还是近?
2010-04-23

  本报特邀知名文化人柏桦、作家韩东、出版商沈浩波“锵锵三人谈”

  第二十届书博会的举行,将成为这个春天,成都的一项文化盛事。对于参加书博会的作家以及参展的出版商和普通的成都读者,这一届书博会将会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书博会将给成都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带来怎样的收获?在这个信息爆炸和节奏匆忙的时代,阅读离我们是远还是近?本报邀请了本届书博会的热心参与者、知名文化人柏桦、在本届书博会将推出新作的作家韩东以及书博会参展出版商沈浩波,进行锵锵三人谈,讲述阅读带给他们的感动和感悟。

  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一本书

  访谈者:柏桦成都知名文化人、阅读爱好者、本届书博会热心参与者

  华西都市报:作为成都的本土作家,这次书博会在家门口举行,会去参加吗?

  柏桦:当然会。曾经为我出版图书的出版社这次也会到成都来参加书博会,我会去参加他们的活动。还有一些成都的作家朋友也会去。这次书博会对成都的本土作家来说,是一次盛会,我们会用比较愉快的心情来迎接它。

  华西都市报:这次书博会会对成都这个文化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柏桦:影响是很积极的。特别是在这个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博会的举行,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传统

  阅读的亲切记忆。这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现在不动声色,但是某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原来对于阅读的热爱一直在人们内心,不曾走远。

  华西都市报:你平时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呢?

  柏桦:我其实阅读小说比较少,喜欢看的书很杂。像胡兰成的书,还有一些日本作家的书我都比较喜欢,最近在读艾柯的作品。我看书很没有规律的,有时候,20多万字的书,我几天就看完了。但是有时候,好几天,也看不完一两页书。但是有一点是很肯定的,我会一直读书。

  华西都市报:曾经对诗怀有很大的热情,为什么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突然中止写作,是写作上的原因还是生活上的原因?

  柏桦:我觉得是写作上的原因,自己也说不清楚,一下子就不能写了。以前写诗对我来说就像我的命,我不写诗要疯要死,非要写的,就像吸鸦片一样,我确实有这种经历。但是后来逐渐逐渐地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还有一点,我当时上课太多,每周16节英语课,太累了,再加上当时贪玩,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就没写了。也没有那种气氛了,我一直需要一个秘密的读者,还有时代变化等等。

  华西都市报:阅读对人的意义是什么?

  柏桦: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一本书。在决定性的年纪、看到一本决定性的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比如说,在少女时期,你看

  了三毛的书,那么你很可能就会被她流浪的气质吸引,向往一种天马行空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书在找人而不是人在找书。人要有自信,这本书,只有我能完全领悟,我就是这本书的唯一读者。

  阅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习惯

  访谈者:韩东著名作家本届书博会将推出新作《知青变形记》

  华西都市报:你以前在书博会上宣传过新书吗?

  韩东:这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因为书博会是一个很大型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的规模能很好地营造一种气氛,能将那种文学、阅读的气场培养得很旺盛。单个作家在某个地方进行图书宣传或者签名销售的情况是无法和书博会相比的,因为气场不一样,给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华西都市报:你经常会到成都来,对成都的文化氛围很熟悉,如何评价书博会对成都文化生活的影响?

  韩东:成都是文化氛围很浓厚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召开书博会,将是锦上添花。书博会会给成都带来新的阅读动力和文化活力,而成都也会为书博会增加独特的文化个性,这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华西都市报:你平时阅读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韩东:阅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只要没有事情,我就喜欢拿本书阅读。我阅读的书以小说为主,也看哲学的书以及一切好看的

  书。像畅销的《明朝那些事儿》我就看完了,很喜欢。

  华西都市报:想过自己也创作一本畅销书吗?

  韩东:不会,一个作家只能写一种类型的作品。如果我整天关在家里想“我要写一本畅销书”,那这本书肯定不会畅销。

  华西都市报:目前手上正在看什么书呢?

  韩东:我在为我下一部小说搜集资料,所以最近一直在看关于安乐死、抑郁症方面的书。而且我看书,只习惯看纸质书籍,因为手指头翻阅书页的感觉,才让我有真正的阅读感。这样的感觉,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带给我的。

  华西都市报: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韩东:生命成长的需要,让自己活得更美好的需要。阅读工具书,是冲着它的实用价值去的。而没有目的的阅读,往往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虽然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少并不代表没有。你看豆瓣网上,经常会有网友为某本书成立讨论小组,这种自发的形式,其实说明,阅读还在人间。

  好书不是生产出来的,是读者需要的

  访谈者:沈浩波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书博会参展出版商

  华西都市报:作为书博会的参展商,你对成都人的阅读习惯了解吗?

  沈浩波:成都是一个悠闲的城市,在成都生活会很享受。成都人的精神状态也很奢侈。从阅读习

  惯上来说,正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奢侈和生活节奏的舒适,让成都人基本有很充足的时间来阅读。

  华西都市报:你对2010年图书市场如何预测?

  沈浩波:我觉得这两年,养生健康类型的书籍在市面上都会很受欢迎,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养生是很重要的。

  华西都市报:推荐你觉得2010年会大热的书籍吧。

  沈浩波:还是关于健康的吧——曲黎敏的新书《把健康彻底说清楚》。这本书目前在当当网周畅销榜上排名前十。对于上班族来说,《把健康彻底说清楚》买给自己阅读或者是买回去给父母都是很合适的。

  华西都市报:作为出版商,能取得成功,你觉得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沈浩波:要有真正的企业管理素质,不能由着感性的文人思维;再就是有基本的商业思维素质,就是只有读者喜欢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好产品不是生产出来的,是读者要的,是读者在创造出版商。我们围绕他们的需求工作,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以精英分子的姿态制造图书,这是违背基本的商业逻辑的。

  华西都市报:你们怎么发现这种读者需求的?

  沈浩波:研究、调研,在不断摔跟头的过程中总结,不断看各种数据。我们每个和销售、研发有关的员工都在做相关的工作。

  记者胡晓实习生董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