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一解“绿野仙踪之旅”的奥秘!
□瓦屋的﹃水怪﹄,没守到;□瓦屋的﹃迷魂凼﹄,没穿越;□黑龙滩的﹃食人鱼﹄,没逮到;□中岩寺的﹃牛头洞﹄,没钻过;□但我们并非一无所获……
临近“五一”小长假,不少读者纷纷打进本报热线咨询“有没有适合三天自驾游的新鲜地方?”不少游客还希望这段旅途可以感受到都市之外清新朴实的田园风光,健康绿色一点,氧气充沛一些,新奇趣味多一些。
的确,小桥流水,鸡犬相闻;清香的田野以及轻舞飞扬的庄稼,如此令人陶醉的田园牧歌景象,无疑是现代城市人群追求的理想梦境;而如果再为这份梦境添加一点点惊喜的偶遇,那就更令人心旷神怡了!
距离成都不过五六十公里的苏东坡故里眉山,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田园之地!平日里可能经常听闻眉山三苏祠,而实际除了三苏祠之外,眉山还有更多令人期待的新鲜体验,瓦屋山水怪、黑龙潭深水大鱼头、瓦屋山迷魂凼、中岩寺牛头洞等眉山奇异之地,相信你也是第一次听说吧?眼下,不妨就跟随本报记者的脚步一起去探寻这段“绿野仙踪之旅”吧,一解其中奥秘。
1
守候瓦屋山“水怪”累并快乐着
听当地人介绍,瓦屋山水库景区曾经一度传出“水怪”传说,引起了不少探秘爱好者的兴趣。据说当地数百名群众也亲眼看到过有“水怪”在湖面活动。在它出现时,湖面隆起一个小包,并有数百米高的“白色水柱”往上
冒出。关于“水怪”虽然有很多解释,但“白色水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带着种种疑团,记者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水库周边有不少农家旅店,环境还算不错,沿着水库驱车转悠了半天,又是打听,又是研究,最后找了一家环境清幽的农家小院住了下来。小憩之后,一行人向着房东为我们推荐的一处水库
制高点奔去。带着激动的心情,背着“长枪短炮”,架好望远镜,势必要把“水怪”给逮个正着。但是山间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通透无垠的天空,顿时下起了细雨,不一会儿雾气就笼罩了整个水库区的湖面。能见度的下降只好令人打道回府,准备第二日再战。
第二天一大早,天公作美,空气
无比清新,站在这里看下面的湖区,可谓一览无遗。几个驴友貌似天不见亮就已经开始在湖区守望了。这库区真的很大,也很壮美。为了寻找最佳观测地点,我们徒步绕着水库走了两三公里,终于在往瓦屋山上山的道路之间,划定了观测点。相机,望远镜,笔记本电脑,通通上阵,一副专业科考队的架势。大家轮班观察湖
面动静,一边欣赏美景,偶尔只看见湖面有泛舟捕鱼的渔民……
半天时间过去了,“科考队”又是一无所获。晌午,平静的湖面被阳光映得刺眼,泛起的波光像是催眠的音律,令人不自觉地想与这幅山水画一起入眠,一起探寻“水怪”的驴友们积极性也有些受挫,难道“水怪”也知风趣,在这秀美的山河中酣睡过去了?
2
探寻“迷魂凼”连腹地也未进入
当地人传言:“迷魂凼,奇中奇,进得里面来,生还不容易。”据介绍,瓦屋山迷魂凼正好位于地球“死亡经纬度”上,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种种传言使得其更为神秘。
纵有前车之鉴,我们一行人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迷魂凼”的征途。迂回山间,成片的冷杉林雾气缭绕,透露的是这片森林的古老与神秘,据之前收集到的资料显示,“迷魂凼”入口位于鸳鸯池和兰溪栈道之间,所以我们特别留意岔路口和弯道小径。4月的瓦屋山,积雪还没有完全融掉,山路湿滑,行走都显得有些吃力,更谈不上突进了。不过林间的景色也很是吸引我们,不仅有成片的冷杉和箭竹林,瓦屋山著名的杜鹃花和珙桐树也随处可见。
中午我们到达象尔山庄。品尝到了瓦屋山独有的瓦鱼,其味原始无比。就算此次没有找到“迷魂凼”,此行能尝到如此美味,也算值得了。当然“迷魂凼”是瓦屋之行的最终目的。美餐之后我们继续进发。在前往兰溪到鸳鸯池的路上,我们终于发现了一处被木栏封住的岔路,并用警示牌写着“道路维修”的字样,我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扎进岔路。一路上我们做了好几个标示,特地在入口的石板路上留下了些救生用品,一旦迷路我们就原路返回。
探秘之行就此展开,能明显感觉到每个队员的神情变得凝重了许多。但越深入,雾气越大,很难分辨行走的路线,还好前行的路都是直径,并没有分岔。我们顺着小路往前探步,此时已经是无心在意沿途的风景了。一直走了十多分钟以后,穿过了一片箭竹,我们又回到了刚才入口的石板路上。还
没反应过来的我们还真以为迷路了,着实紧张了一下。后来询问景区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走的那条路应该是当地村民和山庄工作人员采野草莓的路。并没有进入到“迷魂凼”腹地,据他们说通往“迷魂凼”的道路早被植被覆盖了,就是防止游客误入其中。
3
遍寻“食人鱼”拿它首级“问罪”
瓦屋山探寻“迷魂凼”的计划被打乱了,我们一行人带着几分复杂心情离开了瓦屋山,前往黑龙滩寻找“食人鱼”。
黑龙滩水宽鱼肥,有几只大鱼自然不足为奇。大家在黑龙滩周边的餐馆打探这里所谓的大鱼,势必要拿它首级“问罪”。打探了几家做鱼肴的馆子,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大鱼”,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在一家做全鱼宴的餐厅,吩咐老板上最大的鱼头来看看。果然上来了尾花鲢大头鱼,估计一只就有8斤重量。在场的人开玩笑地对着盘中鱼说道:“你就是吃人的鱼啊?俺们今儿个要修理你了!”一顿胡吃海喝地将鱼大卸八块。
黑龙滩以水出名,200元可以包一个游艇尽览湖中美景,湖上泛舟欣赏景色令人心醉,盘龙岛、夫
妻岩等人工或天然形成的奇特景观都值得一睹。
4
钻不过牛头洞原来我们是凡人
告别黑龙滩,一路往青神县驱车,不久便看到一块好大的广告牌,写着: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心里不禁嘀咕:东坡他老人家也够浪漫的!
到达中岩寺后直奔牛头洞,一股脑地往里面钻,最后都没能到达“极乐世界”。当地人告诉记者,此洞为中岩寺开山祖师诺讵罗尊者来往古梓州潼川府的遗迹,若是心胸狭窄或爱钻牛角尖的人进洞以后,洞径会越
走越小,凡人一般都钻不过去;但为人豁达或者得道之人进入洞窟,则越走洞径越宽敞。记者心想;吾乃凡人,看来是钻不过这牛头洞了。
|后记| 眉山,还有更多惊奇
漫行于眉山,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或踏寻绿野仙踪,或跋山涉水。有惊喜,也有遗憾。惊喜之处在于眉山之行的见闻,奇遇,美景,美食;遗憾的则是这一切来得匆忙,去得仓促。原本计划探寻的行程还未来得及揭开神秘面纱,留下的时间却不多。不过相信此次“眉”丽邂逅不是最后一次,下次假期定来相见。届时,仁寿双牌坊、仁寿高家大佛、丹棱九龙山、苏坟山等还未来得及探寻的地方,也将一一探寻个明白。 本版采写记者陈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