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版:房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3日 ] -- 房产 -- 版次:[ 095 ]
楼市乱象 房价生猛下的聊斋志异
2010-04-23
信息公开,买得放心

  编者按:近日,针对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的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新开楼盘价格飞涨,购房者连夜排队抢购等房价高烧,挟裹着“中南海意志”,被誉为“史上最坚决、最严厉”的房产新政终于出台。房价是否会应声回落?各个城市喧嚣的地王是否会从此不再刺激公众的神经?房价一夜之间每平方米飞涨4000元等楼市非理性现象是否会“急刹车”?目前,新政伊始,一切尚待观察。而事实上,回顾和梳理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今年以来的楼市乱象,足以窥见,新政之难,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夜之间,单价飞涨4000元,网友戏称“房价飞涨堪比飞人刘翔”;

  ■“诚意金”扶摇直上数万元,一个开盘遥遥无期的楼盘,占用购房者资金动辄数百上千万;

  ■老板一线城市走一走,回来房价立马上调1000元

  ■政府曝光11楼盘“暗箱操作”,力推信息公开,复查仅一家整改到位……

  【导语】一夜单价飞涨4000元,二手房卖家频频违约,开发商的“诚意金”越收越贵,“诚意金”标准直上5万元、10万元,买房人如痴如狂,越贵的房子越要排队买,买到房就像中了500万一样喜极而泣……2010年,恍惚之间,如同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乱象丛生、持续高烧的中国楼市已经将国人引向了“全民说房”、“全民议房”的“纠结状态”。

  “全国两会”议题集中房价,新华社6评房价,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央媒体连续半月炮轰高房价之痛……,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番新政虽然被部分人士认作“剑指投机份子,暗伤投资客,误及刚需人群”,但亦真实应证“未来20年,中国房价上涨压力很大,但中央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更大”,理性的市场值得期待,毕竟《疯狂的房子》全国上演不但涉及经济,更涉及民生冷暖。

  乱象一:

  一夜涨4000元见证房价之乱

  头一天晚上,购房者被告知楼盘价格分别为售价2万元/平米和2.4万元/平米左右,次日开盘时,2万元/平米变为2.4万元/平米;2.4万元/平米变为2.8万元/平米,这是发生在北京某楼盘的房价涨价事件,而事实上放眼于成都楼市,因为开发商涨价的随意性,普通楼盘价格向区域的标杆楼盘看齐,“追涨风”大行其道,在某些楼盘,类似的价格乱象依然存在。

  3月中旬,城西某楼盘开出了接近1万元/平米的价格,不到一周时间,距离该楼盘不远的另一家楼盘的尾盘就一举从7000多元/平米涨到9000元/平米,一夜单价飞涨近2000元。而在三环外密集多个知名开发商的城南区域,在高价豪宅的带动之下,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几乎大幅度上调了原来的销售价格,追涨风潮愈演愈烈。

  “怎么调价主要还是考虑市场接受度,具体不是很好说。”谈及今年以来的房价上调及其调价“机制”,成都一家本土开发企业营销经理就表示,该公司今年3月开盘的2期确实比今年1月上调了差不多1000元,“老板上个月专程出差到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考察了房价,回来之后就立即开会宣布房价上调1000元左右。”

  记者点评:今年以来,价格上涨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一年前的今天,可能谁也想不到,成都的房价也会比肩一线城市,单价突破4万元。

  乱象二:

  意思意思还不够“诚意金”直追5万都不算高

  “我原来缴纳了2000元的诚意金,但现在开发商又通知说2000不够,要凑足3万元,开盘时才能享受总价2%的优惠,我都缴了一个多月,开发商还以售楼部没有装修好为由不开盘,这不等于是开发商无偿占用购房者的资金吗?”近日,购房者张女士打进本报热线讲述了自己的苦恼。

  事实上,向购房者收取购房“诚意金”,已成为全国房地产界的“常规动作”,不少开发商在楼盘还在打地基时,就已经开始对外发售代表“贵宾”身份的VIP卡,钻石卡,而获得VIP卡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按照开发企业的要求,向其交付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所谓“诚意金”。而根据记者调查,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一些开发商对购房者“诚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成都的多个楼盘诚意金都已经由过去的几千上万涨到了数万元不等,而近期一些开盘的楼盘则要求购房者缴纳5万元诚意金,仿佛房价上涨了,“诚意金”不涨就不足以证明购房者买房的诚意。

  记者点评: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诚意金”的收取常与所谓的“开盘优惠”伴生而行,缴了诚意金,可以办VIP卡,开盘时如果没有购房行为则可以原款奉还,这也是尽管收取诚意金缺乏法律支撑但依然能够得以通行的原因。但如果开发企业一窝蜂要求购房者先拿5万、10万“意思一哈”,而一个楼盘办理1000张10万元标准VIP卡计,一个楼盘尚未开盘就可能有上亿的“诚意金”入袋,无息免费使用,对于购房者则意味不公,对市场则意味着风险。

  乱象三:

  高房价下开发商暗箱操作多多

  房地产市场能否回归理性,信息公开、透明消费是最为重要的前提。而实际上,在房价连续攀升,购房者盲目追涨的背景下,在多个城市,楼盘房源、销售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问题依然是亟待破解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成都也率先在全国启动建设公开透明的房地产信息平台,力主现场楼盘公示、房源公开、价格公开,但是作为高房价下最为让购房者诟议的问题。

  在今年一季度,成都有关部门对去年10月以来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155个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后发现,取得预售许可证迟迟不予开盘、信息公开不全面、房源信息与网上信息不符等问题在一些楼盘中依然突出,有关部门对成都山水置业有限公司的“山水·琨玉”等11个存在较大问题的楼盘项目予以了通报批评。但是在后期的复查中,除一家整改到位外,其余的开发商整改效果并不明显,公示信息不全面、未设置信息查询处、现场房源信息与网上信息不实等问题,仍是这次复查中暴露的主要问题,甚至有开发商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售楼部已经拆除的情况下,还未对外销售某些产品。

  记者点评:毫无疑问,作为态度最坚决、力度最大的一次房产新政,“国10条”对高烧下的楼市的降温作用值得期待,但是,历次的房产新政也证明,只有具体到细节,才可能很好地破解楼市乱象,将市场带入理性的彼岸,信息公开、消费透明当是其重要一步。记者肖建本版摄影 杨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