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经验成功用于玉树救灾,四川医疗系统成功处置312名转运伤员 本报讯(记者程渝)312名伤员转运至成都,四川的医疗系统再次承担起抗震救灾的使命。20分钟后,首台手术启动;两小时后,3岁伤员接受开颅手术;6小时后,为12名危重伤员做了20台次手术……这样的效率,全靠医院从“5·12”地震中积累的经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解放军第452医院和成铁中心医院等对转运伤员的救治有条不紊、忙中不乱。 4月15日下午,首批18名伤员抵达华西医院。随后,三台手术同时展开。脾破裂的9岁小男孩,横结肠破裂和十二指肠破裂的一名成年女性,还有右侧股骨骨折的小金刚。 “从入院到进手术室,这三个病人从诊断、检查一直到进入手术室,没超过20分钟。”华 西医院ICU副主任金晓东说。同时,全院会诊也在进行,对伤员的整体病情做一个评估。 “这次完全按照经验总结的标准流程,非常有序。”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屠重棋说,每个需要手术的伤员都有一名专属医生,从术前检查、准备、到实施手术全程陪同,避免了各个科室在衔接上浪费时间。“汶川大地震中的救治经验,一是对伤员实施室外分拣,二是内外科联合会诊。”川大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说,这些经验在这次救治行动中得以熟练采用。 记者从四川省卫生厅获悉,到昨天为止四川省内共收治地震伤员312名。甘孜州白玉、德格、甘孜、石渠4县共收治当地伤员11名。伤员中有危重症伤员152名,已开展手术127台,组织会诊21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