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陈黎)首批“摄友团”成员即将诞生,将于本周出发,前往灾区记录笑脸。选拔结果出来之前,报名的摄友们心情如何?他们报名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又将如何定格记录笑脸的绽放瞬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报名者。 做技术工作的姚正元,对灾区并不陌生。“5·12”地震后,他组织募捐,参加救援。两年来,多次前往灾区,记录下许多如火如荼的重建画面。“原来拍的照片里,以物为主,很少捕捉到人的笑脸。”姚正元说,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看到本报“寻找512张重建笑脸·摄友征集”活动时,便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拍笑脸的活动,跟灾区人民好好聊聊,看这两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姚正元说,如果能被选入第一批“摄友团”,他一定要把被拍人的姓名、故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哪怕少拍几个笑脸都没有关系,数量不在多,而在精。” 作为本报的忠实读者,摄影爱好者易安国也是积极报名者之一。地震后立即前往灾区,他的镜头里记录了太多痛苦的表情。“两年后的今天,灾区人民的表情肯定跟原来有着天壤之别。”易安国说,记录下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看看这两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意义深远。“我会选择最普通的老百姓,抓拍下他们的生活,定格他们微笑绽放的瞬间。”易安国说,他已经做好准备,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些积极报名者中,既有普通的摄影发烧友,也有获过大奖小奖的专业摄影师。他们纷纷表示,将用最大的努力,寻找、捕捉那些让人感动的笑脸,记录灾区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第二批“摄友团”成员正在火爆招募中,读者们可以继续拨打报名热线(028)86969110报名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