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第二批赴灾区记录笑脸“摄友团”成员火爆征集中,读者可拨打(028)86969110报名 两年来,最让他兴奋的是参与火炬传递。最高兴的则是,绵竹市及周边多条高速公路开通,看着绵竹即将成为一个交通枢纽,作为一个交警,他从心底感觉欣慰。 姓名:杨占彪 年龄:44岁 身份:绵竹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拍摄时间:4月15日下午4点30分 拍摄地点:绵竹市公安局 2008年8月4日,广汉奥运火炬传递现场,众多火炬手兴奋地亲吻火炬的时候,杨占彪低头轻轻吻了一下手腕上紫罗兰色的手圈。那是儿子的遗物,这个吻是杨占彪作为一个父亲,给儿子的交代。 杨占彪也开始觉得自己有点老了。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国防身体”,再累再辛苦,睡一觉就能恢复如初,精神饱满。现在的他,依然是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但一场球赛下来,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腰板还是疼的”。 就是这个中年男人,汶川地震发生时,坚守在绵竹市中心指挥交通,错过营救儿子的最佳时机。痛失爱子后,顾不上处理儿子遗体,又返回工作岗位。 日前,记者回访杨占彪,那一场悲痛没能也不会打倒他。尽管感慨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杨占彪仍然是个活跃的球场前锋,嗓门大,说话直,笑起来声音满屋回响。 戴着儿子遗物完成奥运火炬传递 “5·12”地震夺走了杨占彪18岁的儿子,从那以后,他时刻都戴着儿子生前戴过的紫罗兰色手圈。2008年7月底,杨占彪被选为四川新增29名抗震救灾英模火炬手之一。按照规定,火炬手不能佩戴手饰,包括手圈。在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后,经过批准,他被同意戴手圈参加火炬传递。儿子生前喜欢运动,对火炬传递尤其向往,杨占彪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儿子的遗愿。 两年过去了,杨占彪将火炬放进儿子的房间,其他的原封未动。 欣慰的是,小女儿一点点长大,越来越乖,现在已经3岁零3个月。关于“哥哥”的事情,杨占彪与妻子都没有跟她讲过。“想等她懂事了,上学了后再说”。对于儿子的事,杨占彪没有悔恨。 重建工作压力大踢场足球就通透了 在杨占彪看来,他所在的这个行业比较特殊。要负责交通事故处理、维持交通秩序,还要查酒驾等等,社会关注度高,工作强度大,压力也是如影随形。还好杨占彪有自己的调节方式,踢足球。 早在1992年,杨占彪就联合几个足球爱好者成立了绵竹足球协会,然后不断组织球赛,还跟多个高手过过招。讲起这些,杨占彪声音都高了几个分贝,眼睛发亮,眉飞色舞。地震后没多久,杨占彪还组织了一场足球协会跟援建的兰州特警之间的友谊赛,“在弦绷得紧紧的时候,让大家都得到适当放松”。 灾后重建过程中,绵竹市区的多条道路都要维修,现在都还在紧张进行中。这些也带给交警大队更多压力和挑战。有时候压力积聚久了,脾气就不太好,但肯定不能对工作对象发泄。这个时候,对杨占彪而言,痛快地踢一场球,然后洗个澡,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整个人就通透了。“工作和踢球是相辅相成的”。 44岁的杨占彪踢前锋,虽然身体已开始出现“三高”,但他对踢球的热爱,仍然像对交警这个行业的热爱一样执著。 当了25年交警因交通规划完善而高兴 因为工作原因,杨占彪经常到汉旺新城及其他镇上去。每当从这些地方回来,他都要跟妻子兴奋地摆一摆感受到的新变化。 “不仅重建的速度超出想象,现在的新貌也是以前不敢想的”。最让杨占彪觉得欣慰的是,重建过程中,绵竹市的很多公共设施得到完善和更新,成绵高速复线、德雅路、成兰铁路等路线的规划和修建,将使绵竹市成为一个小型的交通枢纽。 “过不了几年,绵竹整体都会有一番新景象”。在这个城市做了25年交警的杨占彪,谈起这些规划,仿佛有一幅画展现在眼前,不自觉间,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