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成都树德联合学校校长邹明忠 本月29日,树德三校(树德中学、树德实验中学、树德联合学校)将在树德联合学校举行盛大的《树德风》第五届艺术节,届时,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树德联合学校将再一次闪亮登场,在活动中担纲主角。树德联合学校办学以来,秉承“树德树人、励志成才”的办学理念,凭借“两心”、“四优”、“三让”的鲜明办学思想,逐步发展成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公助性质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更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变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质量全线提高,社会声誉日益上升。日前,记者专访了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树德联合学校现任校长邹明忠,请他就“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发表看法。 记者:在您看来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有效”。 邹明忠: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我们觉得,课堂教学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之中,我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一学、二督、三清”。其中,“一学”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亦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生。“二督”是指督促学生学习,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学生毕竟是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弱的群体,需要持续不断的督促学习,直至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三清”,“清”即清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的。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我们要求“步步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记者:请您谈谈“一学”的内涵?邹明忠:“一学”就是以学定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师首先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学什么?学生如何学?学习到什么程度?同时,要关注到影响学生“学”的诸多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也是“非智力因素”之中的学习动机问题——通过励志教育激起学生动力,让学生为理想而学。我们要求每一个班级写上励志名言,针对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 选定名言进行激励;要求学生学一点、记一点,练一点、会一点;要求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消化;要让学生们从立志、励志再到成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与调动。 与此同时,课堂上的老师也要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上课,在课堂时间上要让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老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述、当堂强化训练、当堂作业以及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树德联合学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在有效的进行。 记者:刚才您说“二督”是三分教学与七分管理相结合,请您具体谈谈“课堂管理”的内容。 邹明忠: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具有极大的反复性,多少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效率低等情况。学校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督促所有学生有效率学习,在整体上测试全班学生目标达成情况;在个体上针对学生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督促,真正实现以督助学。 “生生督促”是“二督”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班级建立的“六人学习小组”,组长对组员、课代表对同学、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能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种促进氛围。 记者:“三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邹明忠:“清”的范围涉及所有学生;“清”的目标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清”的方法:从步步清到堂堂清,从周周清到月月清。 我一直相信,对学生不能用优与差来评价,只能用进步与否来衡量。每个学生起点都不同,只要进步了,就是迈向最好的自己。为此,我们设置了多元的目标测验评价标准,目的就是要看得到每一名学生的进步。 实际考分之外,我们还会进行相对的等级评定:选出各等级学生表彰,每周班级表彰,每月年级表彰,每期学部表彰。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成才的自信心。 曾柳依记者肖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