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往事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中国馆在新中国成立33年后首次亮相,赢得如潮掌声。作为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中国馆从设计、筹备到搭建,耗时6个多月,其间更历经多番周折。 美国设计师“长城梦”落空 1981年岁末,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组委会提出由世博会总设计师承担中国馆的设计。当时在中国贸促会从事出国展览设计工作的沈荣炫没料到,中国馆设计图纸会最终由其一手打造。 谈及美国设计师的理想方案,彼时与美方进行中国馆设计谈判的沈荣炫回忆说:“他们想把中国馆建成‘万里长城’,游客通过烽火台进入中国馆内,长城底层是中国餐厅,上层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展厅。”为此,美国设计师亲自来到八达岭长城考察测量,希望将长城中某一段按原比例复制。 然而,美方却不得已中途放弃中国馆设计方案,原来他们发现建造长城的难度颇大,单是长城的砖头就有众多样式。按原比例复制十万块长城砖所需的高昂费用,亦超出美国世博会组委会之预算。中国馆设计工作遂交至拥有近30年展览设计经验的沈荣炫负责。 在沈荣炫的相册中,保存了28年前的中国馆外形照片,橘黄色琉璃瓦屋顶上遍插红旗,梁枋彩画的大门异常夺目。这种设计风格被沿用到此后举行的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和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世博会。这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设计皆由沈荣炫执笔。谈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沈荣炫称其外观设计非常棒,“既传统,又现代。” 华商为兵马俑“出师”献计 诺克斯维尔世博会开幕前,美方建议在中国馆展出享誉全球的秦陵兵马俑。“过程很费劲”,沈荣炫如此评说国宝级文物筹备工作。 当中国贸促会首次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兵马俑出国展出申请时,国家文物局因忧虑国宝安全而未予批准,但美方依然迫切希望兵马俑能够展出,然苦于无计可施。 “最后美国人找到了应行久”,沈荣炫说。美国著名华人实业家、美国华商总会会长应行久最终促成了此事。 两尊秦陵兵马俑和一辆战车最终顺利抵达中国馆,沈荣炫至今仍感叹中华文明对海外游客的巨大吸引力,“每当媒体刊载兵马俑的新闻,中国馆游客数量就随即骤增,这是世博会组委会招揽游客的一大法宝。” 宗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