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直通世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0日 ] -- 直通世博 -- 版次:[ 011 ]
天府,因水而盛的生命之舟
2010-04-20
“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

  本报特派记者提前走进世博会四川馆,体验“水润天府”的独特魅力

  古老的巴蜀文化、憨态可掬的熊猫、麻辣鲜香的川菜……在世博会上,四川要展示的不仅是美景、美食、美物,还有川人历经震后重生的感恩之心。

  特派记者庞山岚朱建国上海摄影报道

  以“水润天府,生命之舟”为主题的四川馆目前已全部竣工,今天就要开馆迎客了。“天府之国”如何在600平方米空间中展示自己?昨日,本报记者走进四川馆,提前体验了“水润天府”的独特魅力。在四川馆探访中,本报记者还有幸目睹了一直被外界猜测不断的“镇馆之宝”——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成玉设计,历时1年用6公斤黄金精心制作的“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

  展馆以水为媒展瑰丽画卷

  丰富的水态造就了四川“水润天府、生命之舟”这一城市形态,塑造了川人热情的性格。四川馆的设计便是以水为媒,反映四川城市发展、自然与人之间发生的联系。

  走近展馆,乐陶俑站在馆外击鼓迎客,展馆外墙图案为大熊猫、乐山大佛和九寨沟。踏入四川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为“太阳神鸟”的圆形拱门。

  走进展馆,伴随着哗哗水声,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多媒体投影形式和抽象膜结构及多屏组合展现在眼前,设计者们通过声、光、电、三维幻像技术以及典型实物等,将“水润天府、生命之舟”的主题演绎得惟妙惟肖。

  时光如水,宽窄巷子岁月斑驳的门、都江堰南桥、川西坝子错落有致的民居跃然其中,一副“天府之国”的美丽画卷渐渐舒展开去。

  至宝金丝“织”出巴蜀特色

  四川馆将安放一件什么实物作为镇馆之宝?一直以来都是媒体和四川人关注和猜测的

  话题。昨日下午,本报记者亲睹“镇馆之宝”,谜底终于揭晓。

  当我们步入四川馆时,顿觉眼前一亮,正前方的玻璃橱窗里,一件“宝物”闪闪发光。靠近细看,这只酷似盘子的东西由金丝制作而成,盘子中间用金丝勾勒了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以及鲜艳欲滴的芙蓉花。随行人员很神秘地对记者说,这就是四川馆的“镇馆之宝”,名为“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

  据介绍,金银平镇花丝是四川工艺美术一绝,它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明清时代达到鼎盛,“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件金花丝工艺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成玉设计,并带7位能工巧匠历时1年,用6公斤重的纯金制作而成。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既代表巴蜀芙蓉国,又寓意圆满、平安、和谐的当世胜景,是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中难得的精品。

  四川馆将展示震后川人感恩之心

  据四川馆现场负责人易旸介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人民坚强不屈,在全社会的帮助下战胜了灾难。四川馆将反映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抗震救灾,帮助川人重建家园的过程,同时,还将展现四川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坚持。在四川馆第二展区的环幕区域,灾后一片废墟的悲情、重建过程中迸发出的不屈服精神,都将一一得到展示。“地震后,四川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孕育出勃勃生机,这也是‘生命之舟’的灵感来源”。

  四川馆主创人员希望借助世博会,表达川人的感恩之情。宗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