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9日 ] -- 中国 -- 版次:[ 008 ]
为可能的奇迹 全力驰援搜救
2010-04-19

  玉树“72小时”后的搜救报告

  “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用尽了,但玉树仍然相信生命的顽强。废墟下竭尽最后一丝力量的坚持,废墟外拼尽全力驰援搜救,一切皆为一个生的“可能”。

  不放弃搜救

  18日,公安消防部队再次派出兵力,1100余人分为20个小组,从背街小巷到郊区村落,从城镇中心到偏远山区,再次进行拉网式排查。许多消防官兵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往任务区。一些战士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出现血泡。

  “我们的任务就是进村入户,逐一排查,不放弃任何一个有生还希望的被困者!”公安部消防局战训处副处长魏捍东说。

  结古镇扎西大通山坡上,斑驳的白塔斜立于废墟之上,藏式雕梁覆盖了铜色的转经筒。附近居民说,地震发生时,这里有不少藏族群众正在转经祈祷,这片废墟下至少掩埋了10个人。

  这10个“可能”的奇迹,让解放军某部20名官兵忘记了疲劳。他们18日仍在进行搜救作业。由于周围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倒塌后缝隙较小,在山坡上连片后地形复杂,挖掘机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无法移动。

  官兵们采取了用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用双手一点点挖开覆盖物。战士们每两人一组,手脚相连,尽量把身体送入洞口,不断地敲击金

  属、大声喊话,搜寻生命迹象。

  “虽然72小时已过,但对生命的拯救不能停止。”副部队长毛鹏德声音嘶哑。

  拯救分娩妇女

  震后的玉树,每一秒钟都在记录着焦急,也在记录着屡屡出现的生命奇迹。17日下午1时半,50多岁的陕西人陈彩霞在坍塌的民族宾馆被埋77个小时后重见阳光,送至医院。当时,来自北京的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勇和他的38名队友已在此奋战了两天。

  张勇说:“队员们爬进废墟夹缝发现内部仍有生存空间,只要地震当时有人没受重伤,搜救就还有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干活,争取哪怕一分钟的时间。”18日,又有9名蓝天救援队员赶到玉树。“我们相信72小时以外生命的顽强。”他说。

  17日14时10分,一声响亮的啼哭,在结古镇新寨村的一片荒野响起。32岁的藏族妇女阿瑙刚刚娩出一个女婴,她用石头砸断脐带,而胎盘还留在体内,极可能出现大出血,但震后出村的道路已被毁。生命危在旦夕!

  在这个海拔近4000米、“走上几步就要缓一缓”的山村,兰州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罗锐和战友们得知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村民们所指的方向。将阿瑙母女送到救护站,经过诊疗,阿瑙体征正常,母女平安。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