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9日 ] -- 中国 -- 版次:[ 008 ]
我军首用信息手段远程参与重大救援
2010-04-19

  西宁,17日22时。在地震中被搜救出来、刚刚被运送到这里的藏族伤员挲多,由于病情严重,被紧急送进驻地一家军队医院。诊治中,他被发现骨盆骨折,急需确诊病情,得到及时救治。

  二炮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这家军队医院开通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正在紧张地调试着,人们盼望得到远在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几十位专家的诊断。

  院长姜合作少将在北京指挥系统开通工作。这是我军首次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远程参与重大救灾。

  时间就是生命。二炮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携带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发挥出了高科技医疗的威力。

  这套系统利用3G网络技术,可以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伤员病情影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北京,得到专家诊断和救治。系统汇集了军内外上百家大医院、数千名医学专家的雄厚医疗资源。地震发生后,这些医院和专家都被紧急动员起来,依靠这套系统支援千里之外的玉树、西宁生命大营救。

  22时10分,第一例病人挲多的病情影像被清晰地传送到千里之外的二炮总医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放射科主任陈新、骨科专家王奎友、脑外科主任张保中等几名专家立即进行会诊。10多分钟后,挲多的病情诊断、治疗建议被传回到西宁,现场医护人员按照专家的意见,马上对他展开救治。

  紧接着,第二位病人青梅拉加的病情影像又传送到二炮总医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二炮总医院骨科主任陈秀立即组织专家会诊。紧接着,第三例、第四例、第五例病情影像相继被传回。1个小时之内,共有50例地震重伤员的病情通过“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传送到千里之外的专家手中。

  据了解,二炮总医院已无偿为参加抗震救灾的所有前线军地医院开通了3G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全国数千名专家将迅速参加到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中。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