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9日 ] -- 中国 -- 版次:[ 006 ]
四川志愿者 两天救出5人
2010-04-19
▲志愿者在路边为救援车辆免费送水 雷远东摄

  “高原反应,是我们在灾区救援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昨日凌晨3时刚抵达成都的志愿者周小华,还没有从灾区紧张的救援中回过神。因为要组织灾区群众需要的药物、食物以及灾后重建等物资,周小华、谭震两名志愿者从救援现场回到了成都。

  “除了救援设备,我们还用双手刨”

  身穿蓝色的志愿者着装,裂口的嘴皮青乌色,手掌上被划伤的口子清晰可见。在玉树呆了几天的志愿者交通运输队秘书长周小华,身上随处可见地震救援后留下的印记。

  “我和谭震等人被分到玉树孤儿院展开救援。”周小华说,四川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的13名志愿者被分成2组,抵达玉树后就立即开展救援。当时内江救援队正在搜救,“我弯腰钻进废墟,在预制板和废墟间的一个小洞,发现了一只满是灰尘的手。”周小华、谭震等志愿者立即协助内江救援队开展营救。

  “为防止废墟上的砖块石头滑下,砸到废墟下被困的群众,除了用救援设备外,我们还用双手刨。”2个小时后,终于挖出了废墟下被困的群众,可惜已经遇难。此时,周小华等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周小华说,在灾区的几天时间里,为抓紧时间救人,四川志愿者基本上没顾得上吃饭,不少队员实在累得不行,就在车里小睡一会儿。

  “手被划伤,但没有停下来包扎”

  16日,四川志愿者被分到结古镇,和广东公安边防七支队官兵在一起救援。在结古镇一处废墟旁,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废墟下掩埋着一家六口人。通过生命探测仪,救援人员发现废墟下还有两人活着,并确定了具体位置。“因为确定这两人是活的,救援时一定要防止废墟坍塌。”周小华说,更多时候他们都是用双手在挖刨,很多救援人员的手被划伤,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包扎,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废墟下的两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

  “这次去玉树的志愿者,都曾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次我们参与的救援中,两天共救出了5名幸存群众。”周小华说,救援的最大难题就是高原反应:耳鸣、嘴皮发乌、裂口,救援一会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但所有志愿者都努力克服着高原反应,争取一切时间救人。

  记者姚长寿实习生谭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