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9日 ] -- 中国 -- 版次:[ 007 ]
“临时妈妈”用吊针瓶给孩子喂奶
2010-04-19
医疗队的几位医生护士用吊针瓶给孩子喂奶新华社发

  甘孜州派出的49名医务人员成为首支抵达玉树灾区的医疗队

  你们让我们知道了,甘孜人民是我们玉树人民的好兄弟,好邻居!”病人家属说。

  昨天下午4点,青海省玉树县赛马场,上千顶蓝色帐篷簇拥,相比4天前,赛马场上秩序井然。甘孜县医院的呷绒拉姆和同事们穿梭在帐篷区发放药品。玉树地震发生后不到7小时,甘孜州派出的49名医务人员成为全国首支抵达玉树灾区的医疗队。“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同胞们给予四川莫大支持。玉树发生地震,我们心怀感恩第一时间驰援玉树,因为早到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救一个人!”医疗救援队队长、甘孜州卫生局副局长林银生说。

  震后7小时医疗队抵达玉树

  14日清晨7点49分,玉树地震突然来袭。四川甘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于上午10点作出部署,

  按照就近、快速的原则迅速安排救援工作,紧急组建“四川省甘孜州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医疗救援队”,医疗队由林银生任队长。

  11点30分,医疗队从石渠县出发奔赴玉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林银生要求司机尽可能把车开得快一点,“因为早到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救一个人!”下午2点07分,即两个小时后医疗队抵达地震灾区玉树。

  撑开帐篷连续施救26小时

  未作任何停留,医疗队立即赶到赛马场,撑起帐篷投入救援。赛马场上挤满了伤病员。49名医务人员马不停蹄地忙活开了。

  15日下午4点,医生卢娜满眼血丝,她仍在为伤员导尿。这位甘孜州医院的年轻医生,现在不仅要为病人看病,还要肩负起护士职责。“过去可没这样干过,但现在已经不能这样想了。”卢娜说,看见伤员一张张期望的面孔,她恨不得自己多长两只手。“卢医生已经26个小时没有休息了。”在这里,不时有病人拉着医务人员的手,两眼含泪或泪流满面。“你们让我们知道了,甘孜人民是我们玉树人民的好兄弟,好邻居!”病人家属说。

  临时妈妈用吊针瓶给孩子喂奶

  17日,一名汉族男子杨志彬抱着一个婴儿,匆匆走进医疗点。“我老婆骨折了,我头也受伤了,你们能帮我照看一下娃娃吗?我要去背我的妻子。”杨志彬语气急促地对甘孜县医院医生呷绒拉姆说。呷绒拉姆将孩子从杨志彬手中接了过来。“你去吧,孩子交给我!”杨志彬走后,可能是好几天没吃奶了,孩子总是哭个不停。

  闻听孩子哭声,甘孜县卫生局局长拥措、护士扎桑等同事纷纷跑过来。咋办?医疗点又没有奶瓶。大家一时手足无措。呷绒拉姆环视帐篷内,眼睛突然一亮,“就用吊针瓶给孩子喂奶”。呷绒拉姆的提议立即得到大伙的赞同,扎桑用干净瓶子兑奶,拥措找输液管做“奶嘴”。十分钟后,吊针奶瓶做好了,呷绒拉姆抱着孩子坐下,扎桑举着奶瓶站在身后,拥措则把“奶嘴”放进孩子嘴里,扶着“奶嘴”伺候孩子喝奶。孩子此时也停止了哭闹。就这样他们充当起了“临时妈妈”。晚上,杨志彬夫妇俩住进了帐篷医院,孩子也回到了妈妈身边。        记者梁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