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桃谈起女儿,笑容格外灿烂;“他在这边挺辛苦的,我就想着过来帮点忙。”朱忠琴很体谅丈夫和其他工友,想为他们做热腾腾的饭菜;“现在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孙女就交给我了。”龙万秀为照顾孙女读幼儿园,和老伴在茂县县城租房住……这些普通人,用发自内心的笑诠释着乐观面对生活。 姓名:周礼桃年龄:45岁身份:裁缝拍摄时间:4月14日上午11点18分拍摄地点:汶川县城烟草专卖局门口 一切为了女儿再苦再累都坚持 汶川县城烟草专卖局门口,周礼桃独自坐在缝纫机后面,正在做围裙。附近到处都是施工中的楼房,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绝于耳,周礼桃好似没有听见一般,仔仔细细地在缝边。 “已经听习惯了,只要天气好,其他都不要紧。”周礼桃放下手中的蓝布,笑着说。周礼桃腿脚不太灵便,但只要天气不太糟糕,她都会来到这里工作。旁边的店主看到她腿有残疾,就让她每天收工时把机器寄放在店里。 10多年前,周礼桃的丈夫就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71岁的母亲和一个13岁的女儿,全家的收入来源都维系在这一台缝纫机上。“一个人干活是很辛苦,但我不想给别人增加负担。”地震后,周礼桃担起了一家人的希望。她说,现在苦一点累一点都无所谓,只要女儿懂事有出息,就觉得生活有奔头。 一谈起女儿张周莉,周礼桃脸上的笑容就格外地灿烂。“女儿懂事得很,在学校成绩又好,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女儿每晚都要帮她洗脚按摩。 姓名:朱忠琴年龄:27岁身份:厨师拍摄时间:4月13日15点36分拍摄地点:汶川县威州镇双河村黄岩组 陪在丈夫身旁给58名工人做饭 跨过威州镇的铁索桥,就可以看到重建中的双河村,村里到处都是新建中的楼房。每晚6点过,黄岩组的一座板房外都会聚着58名工人。忙碌了一天的他们一边聊天休息,一边等着朱忠琴说“开饭了”。 “今天中午做的是麻婆豆腐和小白菜汤,晚上要给他们炒个青椒回锅肉。”朱忠琴把烧水的柴火加好后,来到一边开始洗肉。今年2月,朱忠琴陪着丈夫来到黄岩组的工地上,每天除带孩子外,还要负责给工地上的58名工人做饭。“他在这边挺辛苦的,我就想着过来帮点忙,但娃娃也不能放在家里不管。”朱忠琴做菜时,还时不时地要提醒儿子别乱跑。 “给58个人做饭,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早上4点过,朱忠琴就要起床准备早饭,一顿早饭就要花去她2个多小时。上午休息到9点,朱忠琴又要开始准备午饭了。为了让累了一天的工人们及时吃上晚饭,朱忠琴下午3点就开始洗菜烧水了。 姓名:龙万秀年龄:52岁身份:裁缝拍摄时间:4月12日19点10分拍摄地点:茂县光大商贸中心广场 带着小孙女广场上跳舞去 晚上7点过,茂县光大商贸中心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上百人扭动起身子。52岁的龙万秀也合着节拍,跟着众人一起舞蹈。 吃过晚饭,龙万秀带着5岁多的孙女来到这里。“以前常来广场散步,和大家一起跳舞还是第一次。”初次上阵的龙万秀对舞蹈不怎么熟悉,她一直盯着在前面的女孩,跟着对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 刚开始,龙万秀还有点不适应,经常学着上一个动作时,下一个动作就过去了。但她很快就找到了节奏,两首曲子过后,她动作明显轻快了许多,脸上多了一份笑容。完全适应曲子后,跳起舞来的龙万秀笑得更开心了。 地震前,龙万秀住在离茂县县城20里远的山寨里。“现在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孙女就交给我了。”龙万秀说,小孙女现在读幼儿园,为了方便照顾,她和老伴儿在茂县县城里租了间房子,平时靠缝点衣服维持家用。晚上8点过,龙万秀牵着小孙女的手踏上回家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