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学生这样敲开海外名校大门”系列报道
最迷茫、最沮丧的时候,她用精神导师兰迪·波许的那句名言鼓励自己:“人生路上会出现阻挡你梦想的砖墙,而这些砖墙的出现是为了证明我们是多么狂热地想得到一件东西。”
12年人生坦途,在高考成绩下来的那一天破碎了,在别人眼里冲北大清华的女孩顾思蕊,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堵墙。
去年6月25日,拿到高考成绩的那天下午,眼中闪烁着泪光,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国的顾思蕊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她所放弃的是国内2所211大学的录取机会。
只用了半年,她积累了上万单词,托福考试108分,SAT考试2160分,成功叩开了6所美国排名前30的名校的大门。
高考失利当晚抱头痛哭
初一时拿到学校一等奖学金,初三直升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成绩一直保持成都市前100名,最好成绩在成都市前20名。
在别人眼中,顾思蕊是冲北大清华的苗子。
然而,当她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时,有老师跟她开玩笑:“怎么样,有希望冲状元哇?”“只有我自己知道,考砸了。”
晚上,她和好友促膝谈心的时候,两个同病相怜的女孩子不禁抱头痛哭,“不甘心,我努力了那么久……”
考完后的一个星期,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到满书桌的教科书、练习册,泪流满面,不停地拷问自己,“难道一次考试就要决定我的一生?”
一句名言照亮她的人生
这时的她,经常想起一句话。
“人生路上会出现阻挡你梦想的砖墙,而这些砖墙的出现是为了证明我们是多么狂热地想得到一件东西。”说这句话的人是李开复在卡耐基梅隆的校友——兰迪·波许。
一个罹患胰腺癌、生命即将终结的教授。在他充满激情、乐观的生命中《最后一课》演讲中,不谈癌症,只谈梦想。
“一个生命走到最后一刻的人都这么乐观,跟他相比,我高考的失败只是一次小挫折。”
“伤心只持续了一个星期。”这个理性、乐观的女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将就选一所国内大学?复读?还是出国?在等待高考成绩的那段时间,她开始在网上关注美国的大学,“浏览他们的网站,看学校的照片,查学校的排名,专业的排名。”
“我找到父母,为自己情绪失控向他们道歉。宣布,决定出国。”
一本本被扔在地上的书被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
从头再来美国6名校招手
“你有梦想中的学校吗?”记者问。
顾思蕊笑了,“DREAMSCHOOL,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词汇,我不一定要考上哈佛、耶鲁,但是我一定要尝试着去接近梦想中的大学,即使失败,我也为这个最高的目标努力过了。”
“我出国,不是奔着最好的学校去,而是奔着美国的教育去,是寻求一个改变,寻求一种挑战。”
接下来的半年,顾思蕊的生活围绕培训学校、市图书馆进行。
每天9点一过,她便出现在图书馆,开始背单词,托福单词背了四五遍,3500个SAT单词背了五六遍,然后是GRE单词,“有时候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就这样坚持了1个多月。托福,她考了108分,
SAT考试考了2160分。
高考失败这堵墙在去年12月被推倒了。第一所大学密歇根大学向她发出了邀请。
直到今年3月底,她又陆续收到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圣母大学、埃默里大学录取通知书。
爱心经历打动爱心学校
她最终选择了圣母大学。
原因是这所学校是一所教会学校,人们友善、和平、清静。
“最重要的是,重视对社会的贡献。”这一点理念和富有爱心的顾思蕊不谋而合。
从小学起,一次手拉手的爱心活动拉近了她和泸定山区一个女孩的距离。
这个比她小一岁的女孩幼年丧父,妈妈在家务农,养育3姊妹。
8年,顾思蕊和这个女孩通信不断,她用自己的压岁钱支持她读完高中。
在2009年高考失利最失落的那段时间,她把这个山里的妹妹接到了成都家里住。“我给她补习英语,希望对她有所帮助。”
每个周末,在抚琴西路北斗星自闭儿童康复中心里,也能看到做志愿者的顾思
蕊的身影,她陪自闭儿童说话,和他们做游戏。
在寄给圣母大学的自我推荐信里,顾思蕊加上了这段经历。“到美国后,我也希望能去参加社区活动,帮助别人。”
家庭教育:家庭和谐宽容
最沮丧的时候,通情达理的爸爸、妈妈总是静静地等待她发泄完毕。
乐观的老爸安慰女儿:“不读大学也行,当厨师也可以呀!”“我的家庭一直很和谐,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活得快乐。”
成功秘诀:60%靠背单词
对于SAT考试成功经验,顾思蕊总结了一点就是:熟记单词。
“考试成功的60%靠背单词。”背了一个多月单词,她的词汇量积累超过了1万个,“再看到SAT题的时候,我再也不畏惧了。
在高考失利后,准备留学,心理压力是不小的。顾思蕊说,这时需要调整心态,找寻自己的盟友,一起把梦想坚持下去。
□记者手记
像奶茶一样的女孩
接受采访时,顾思蕊总是露出邻家女孩般的微笑,就像一杯温温的奶茶。不浓烈,却讨人喜欢。
“在我眼里,高考是一场很公平的考试,但是对一部分不幸运的人来说,却意味着不幸。”
“还好我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在复习准备留学时,顾思蕊用兰迪·波许的砖墙理论不停鼓励自己,要用自己的努力,推倒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砖墙。
去美国读书,这个体贴、善解人意的女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去拿奖学金,为家里减轻负担。记者张峥实习生陈明玥摄影吴小川
加入本报西部留学圈与他们分享成功经验
“成都中学生这样敲开海外名校大门”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本报将在近期举办“成功经验分享会”,邀请顾思蕊、巫笑梅、董安琪、宋烈瑶、王嘉影以及成功敲开海外院校大门的学子讲述他们的故事。
读者朋友可加入西部留学圈美洲②群:107993838,欧洲②群:107994330,澳洲②群:84808336,亚洲①群:105833752,和他们互动。还可以拨打电话028-86969562报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