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7日 ] -- 财经 -- 版次:[ 028 ]
发改委预计二季度CPI温和上涨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继续推进
2010-04-17
去年多城市遭遇“气紧”,等待加气的出租车排着长龙  图据CFP

  发改委表示,二季度食品价格将保持稳定,CPI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发改委预计,二季度CPI有望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但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初步预计上半年累计涨幅2.5%左右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国家发改委15日发布了二季度价格总水平相关预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研究认为,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望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但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初步预计上半年累计涨幅2.5%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改委强调,预计今年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备受关注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或在二季度进行。有关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为资源品价格上涨预期“提前吹风”。

  食品价格总体稳定

  国家发改委网站刊登了名为《一季度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综述,这篇综述透露,CPI构成的八大类商品包括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等,其中食品类权重约占三分之一,对CPI的影响举足轻重。综合考虑到我国粮食、食用油、猪肉生产和库存情况,以及蔬菜水果价格走势的季节性特点,特别是国家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二季度食品价格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认为,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国内粮食价格可以保持基本稳定;预计食用油价格将在目前价位小幅波动;猪肉价格预计将止跌回升。

  对于工业消费品二季度的表现,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绝大部分产品,特别是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市场竞争充分,有利于制约价格上涨。今年1-3月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衣着、耐用消费品(包括家具,以及洗衣机、冰箱等家电)、轿车价格分别下降0.9%、2.3%和1.3%,家电、汽车、数码产品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将稳中下降。

  发改委预计,二季度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出现大幅上涨

  的可能性较小。二季度新涨价因素将有所减弱,但由于翘尾影响的增加,CPI累计涨幅会略高于一季度,初步预计上半年累计涨幅2.5%左右。

  天然气价格上涨或成趋势

  在谈到水、电、油、天然气等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时,曹长庆说,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今年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但他强调,“这种政府管理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是可控的”,且其占CPI权重较小,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将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采取阶梯价格等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他表示,这不会给二季度CPI带来过高的指数。

  分析人士表示,发改委这番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即将到来的资源品涨价潮“提前吹风”。

  具体来看,水、电、油在去年已经进行过一波价格上调,目前没有大规模调整价格的只有天然气,但经过石油企业的申请和国家发改委的多次调研,天然气价格今年上涨成为大趋势,且时间不会太晚。此外,由于近期发电成本持续上升,电价调整的可能性也增强。

  降低物价上涨的不利影响

  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按照中央部署,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到突出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要加强市场调控,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综合采取措施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的不利的影响。

  □专家观点

  一位专家认为,刚刚发布的一季度CPI数据“相当好看”,而二季度传统上会比较“好过”,对于控制全年GDP、信贷、CPI等各项指标压力并不算大,在二季度进行资源品价格改革时机最好。

  考虑到资源品价格改革与控制通胀之间的矛盾,最先进行的可能会是一些涉及经济领域相对小的资源性产品,应该率先会是以微调为主的天然气改革。

  据《广州日报》、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