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6日 ] -- 财经 -- 版次:[ 033 ]
持续向好趋势稳定 调控仍需谨慎
2010-04-16

  政策效应是高增长关键

  “一季度GDP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不意外,这和去年同期GDP基数较低有直接的关系。”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近些年罕见的低增长,季度同比增速仅为6.2%,这使得今年一季度GDP数据具有明显的“低基数效应”,因此不能单从一季度的数据就得出“过热”的结论。庄健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内需的增长强劲,工业增加值也不断增长,这些都显现出宏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去年同期我国一直处于消化库存的阶段,而今年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恢复,开始扩大生产,增加库存,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也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加快的关键仍在于去年多项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不过上升势头会在今后有所回落,这同样和去年的基数有较大关系。

  潘向东认为,外需回升强劲,同时国内扩张性政策效应强劲,形成共振是造成一季度经济高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是亮点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祁京梅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当中最大的亮点当属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将近18%的消费增速在近些年都属于相当高的水平,消费仍处于快速增长的通道。这种持续快速地增长体现出我国经济增长确实地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变。”祁京梅表示,包括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国家的政策性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庄健表示,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内需强劲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大大抵消了外需下滑的效应。

  外部环境仍具不确定性

  祁京梅表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仍在进出口上,虽然现在看数据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但其中进口的高增长并非完全是国内需求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贸易逆差的出现也不容乐观。“去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今年虽然会有所恢复,但情况依旧很难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对中国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内外夹击的通胀压力和海外经济“二次探底”后对出口的再次打击。

  还需加快结构调整

  张永军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调控工作的着力点应该由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转向到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上来。

  庄健则表示,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应该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主要调控方向,通过加大力度对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泡沫和投机部分进行遏制,以保持中国经济既有高速增长,又有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依然是下一段调控的重点方向。”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