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6日 ] -- 要闻 -- 版次:[ 010 ]
“借用”的重建经费方碑村村民昨日集体归还
2010-04-16
集体还款现场

  “借用”的重建经费方碑村村民昨日集体归还

  昨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安县方碑村,阳光罕见的灿烂。

  在村子里临时平整出来的小广场上,举行了“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首次集体还款,91.9%的方碑村村民,拿着现金,亲手还给一个个来自北京、上海、青岛的陌生的出借人、恩人。原北大教授、现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一帮一”计划发起人何志毅教授亲自出席;包括成都红旗连锁在内的两个四川企业派代表接受了村民的还款。来自北京的公司老总、出借人任庆春被村民的顽强和诚信所感动,在还款现场洒下了感动与欣慰的眼泪。

  集体还款九成以上资金及时归还

  昨日上午十时,还款仪式在方碑村内一临时平整出来的小广场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等各地参与援建计划的30多名爱心人士自发参加,并见证了这一时刻。70多名村民当场归还现金20万元,加上之前归还的现金及转账13.26万元,共计归还33.26万元,占应到期归还额36.2万元的91.9%;尚有9户村民未能及时归还借款,其中4户因家里遭遇特殊困难而被允许缓交,5户因年初饲养投入过大资金无法周转而缓交。虽然有困难,但这些村民都表示尽快想法筹钱,争取5月底之前归还。

  2008年汶川地震后,何志毅教授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并在安县黄土镇方碑村组织发起了“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去年,本报刊发了本报记者采写的《方碑村试验》,首次将何志毅教授在方碑村的义举与善举向全国披露,引起很大反响。

  这种旨在“借”而不是“捐”,且一户帮一户的新型公益创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68位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了这项计划,援建金额达到344.5万元。很快,第一期213户永久性住房在“何氏模式”的援助下得到重建,方碑村村民相比灾区其他地方更早地搬进了漂亮、宽敞、舒适的新家。

  借钱还款村民诚信令企业家落泪

  作为一项试验,培养和检验农民的诚信意识至关重要,而这也是方碑村“方碑村试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甚至有人怀疑的关键所在。过去一年多了,其中的181万元借助款已到了还款期。按照契约规定,村民分五年无息等额归还借款。因此,昨日举行的还款仪式,也就成为感恩、诚信最大的试金石。

  村民李建华,今年元月5日就提前还款;村民苏秀琼在“一帮一”中无息借了1万元,按契约规定,这次到期应还2000元。但她家庭十分困难,养兔场在地震中全部被毁,5岁的孙子先天性心脏病,去年做手术花了几万。她还是从娘家兄弟处借来不足的1000元钱,还上了这笔款。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只有一句话:

  “做人要讲诚信。”

  北京紫光益天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庆春,得知这些故事后,在还款现场落下泪来。

  事后他说令他流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现场的气氛让我感动,老百姓那么知恩诚信。我们只是尽到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得很少,老百姓却当作大恩,让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需要做的还很多;第二个就是,我想起了地震刚发生后的方碑村,残垣断壁,人们悲痛、绝望。而现在,到处是一排排新房,那么漂亮;人们的笑脸,充满希望的生活!两个场景交织在我心头,让我感慨万千……这是感动和欣慰的泪水。”

  剩余借款今年9月底之前陆续归还

  据悉,方碑村一期计划未到还

  款期的借款还有163.5万元,按照20%的首年还款比例,尚有32.7万元借款需在2010年9月底之前陆续归还。

  而按照何志毅教授的想法,方碑村必须启动以生产援建为目的的第二期援助计划。在昨日还款现场,庆春承担的硒米种植扶持规划,四川本土明星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执行总裁李全承担的樱桃谷鸭养殖项目同时启动;两位企业家均表示:将从资金、技术、包销渠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将企业社会责任有机地融合在方碑村公益项目中。周丽记者曹笑梁波摄影雷远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