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中国·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4日 ] -- 中国·调查 -- 版次:[ 011 ]
均价3万楼盘公务员仅需5000元
2010-04-14

  日前中国房价高涨,央视《1+1》报道称一些政府部门变相的福利分房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对此的形容是公务员住房的“超国民待遇”。据悉,北京一处周边均价3万的小区,公务员购买仅需五千余元。

  为什么这些房子可以在这么好的地段,而且这么便宜?

  央视评论员白岩松认为:我觉得这个时候因素可能就复杂了。第一,不排除如果公务员要靠他的收入,在逐渐高涨的房价当中买到一套住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不是理由。我们现在去分析公务员在整个社会上的收入水准,我们不能说他是中等偏上,起码是在中等这样一个范畴之内。同样中等收入的人群不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吗?怎么公务员就能获取这种超高的国民待遇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因此收入不是问题,还有比他收入低很

  多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公权力可以获取比市场价格低得多的土地。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房价当中其实土地占走了太多的价格,因此利用我是党政机关甚至国家部委这样一个公权力,可以获取很便宜的地,那么房子自然就便宜了,因此职工就获取了利益,但是这里当然蕴藏着不公平;第三个,在单位内部,其实单位领导也面对着两个压力。他不光要向上看,还要向下看,因为要民主评议,底下也在给他施加压力,所以他也希望内部有一个和谐的气氛。因此,集资建房就在这样一个模糊地带逐渐成长。更何况这几年虽然画了红线,也没见谁“修理”过集资建房。

  现在如果把“公务员”和“房子”两个关键词加在一起,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新闻还真不少。房子涉及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更是公平的问题。

  据央视《1+1》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