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冲灯人,却道违法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红停绿走。”这首“词”看起来是不是眼熟?作者——成都交警谭乔。
他前天纠正一起交通违法的时候,现场即兴填词“如梦令”。
闯红灯的违法司机当即牢记“应是红停绿走”。
拦下闯红灯的司机聊聊李家历史人物
谭乔问:李家的历史人物有谁?司机答:李伯清小李飞刀
巴蜀笑星李伯清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把他和“小李飞刀”排名在一起,而且是作为老李家的“历史人物”。
前两天,成都一名姓李的司机做到了。
李师傅以前是一名货车司机,攒钱刚买了辆崭新的伊兰特轿车,还没来得及上牌,就急着上路了。
由于没有车牌,李师傅也就毫不顾忌红绿灯和电子眼的“感受”,在金府路上一路闯灯而行。
碰巧,他这一系列违法行为被交警谭乔看到了。谭乔当即决定要“好好纠正一下”。
李师傅被拦下后,立即认出了“是谭警官得嘛,在电视上看到过”,暗示自己是“乔面”(谭乔的粉丝),并承认多次闯红灯不对。
总之,就是希望谭警官高抬贵手放一马。但谭警官不依不饶,坚持让他出示证件,要公事公办。
“你姓李?姓对了。闯王一般都姓李。李闯王,历史上的人物,你们李家的,知道吗?”谭警官开始打趣。
李师傅挠挠脑壳,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知道那些,我没文化的。”
“李闯王都不知道?那你说一个你知道的你们李家的历史人物?”谭警官说。
“李伯清嘛!”李师傅费了很大神,想到了人称“李老师”的巴蜀笑星李伯清。
谭乔被呛得好一阵找不到话,“李伯清是现代人物,人家活得好好地,我是说那种没了的……”
“那……小李飞刀。”李师傅这次基本上肯定了。
谭乔实在稳不住了,无语片刻后,他终于忍不住笑了。
再聊李家历史人物谭乔即兴填词纠错
司机说:李白写了首诗叫“鹅鹅鹅”谭乔晕:知否,知否,应是红停绿走
聊完小李飞刀之后,谭警官又和李师傅继续聊“老李家的历史人物”。
这次,李师傅想起了诗人
李白,并当场朗诵了“李白”写的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空。”
这次,又轮到谭警官无语了:“这好像不是李白的诗哦?还向天空……”
不过,谭警官随即想到了李家的另一名历史人物——李清照。
谭警官很激动:“李清照知道吧?”
李师傅连连摇头:“我们开车的,哪晓得那些哦,不晓得。”
谭警官更激动了,比划着解释:“李清照啊,很有名的,写词的那个。”
李师傅茫然依旧:“哦!她写啥子歌的嘛?”
这个回答让谭警官几乎语无伦次:“不是写歌的,是写词的。气死我了,方文山写歌的,
李清照是古代的,宋词知道吧?她写了一首词就是写你的!”
李师傅很认真的问:“她咋会写我呢?”
谭警官定了定神:“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师傅很奇怪地看着谭警官,笑了。
这让谭警官也觉得奇怪了:“笑什么?这就是写你的。试问你这位冲灯人,却道违法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红停绿走。明白了吧?”
这下李师傅搞懂了,连连点头:“明白了,就是说车辆行驶的时候,要红灯停,绿灯行。”
谭警官终于觉得“功德圆满”了,他不再纠缠老李家的历史人物,回到了李师傅的违法处罚上来。
谈笑间聊完古诗词司机还是要交罚款
李师傅一听还是要罚款,赶紧讲价:“少点嘛?”
“什么少点啊,这个不讲价钱的。你这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谭警官回答着,突然想起了:“这才是李白写的。你只要不再交通违法,再多的钱都会在你的兜里。”
谭警官的节目录得差不多了,他对着镜头做最后的总结:“假如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个时候再去后悔,那真的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咦,对了。”他回头找到李师傅,说:“这是李商隐的。你们老李家的。”
因为得知还是要罚款,已经很沮丧的李师傅更加一头雾水:“我不晓得,是哪个哦?”
已经完成劝导任务的谭警官再也不想这样掰扯了,他拉着李师傅的手说:“不知道也无所谓,跟着我交罚款去吧。”记者李东阳
拦下司机李师傅,谭乔打趣说:“闯王一般都姓李。李闯王,历史上的人物,你们李家的。你也说一个你知道的李家的历史人物?”
“李伯清嘛!”李师傅费了很大神,想到了人称“李老师”的巴蜀笑星李伯清。随后又想起“李白”写的一首诗“鹅鹅鹅”。谭乔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