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版
本叫“姚老板”,目前的版本升级到了“股神”,姚明像一个已经很有市场却不断被督求完善的软件,不断地被人被己打着补丁。
A商人姚明起底
人们的关注点由球场至商场,重新看待姚明的餐厅、网站、健身馆、俱乐部等一系列投资。
在这样一个庞杂的谱系中,他被刻画为一个兴趣面广泛、对各类高新技术与商业模式跃跃欲试的好学商人;而他身后那支在姚明品牌形象建立上功不可没的、由各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姚之队”,总让人对投资者姚明的成功充满期待。
偶然的“姚股神”
此前的版本叫“姚老板”,目前的版本升级到了“股神”,姚明像一个已经很有市场却不断被督求完善的软件,不断地被人被己打着补丁。
今年4月2日,姚明作为第4大股东的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思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大涨147.30%,报收于91.5元,三个交易日内便跻身百元股。
在很多人看来,一只股票资产增值接近200倍,非“股神”不能概括姚明的神机妙算。
1994年合众思壮成立,2007年,公司总裁郭信平自己签下姚明为公司代言人。
在2007年12月18日,郭信平将自己名下的0.75%股权,计37.5万股转让给姚明。同年12月24日,合众思壮改制为股份公司,姚明的0.75%股权扩为67.5万股。
合众思壮在上市初期的火速冲高,与姚明持股的名人效应直接相关。与合众思壮同属卫星导航领域,资产规模亦相近的北斗星通今年1月推出的增发方案中,发行价格为32.21元,截至4月8日收盘时停于44.33元。而4月2日上市的合众思壮,IPO价格37元,4月8日收盘时为106元。
“风光”的姚老板
旁人看来姚老板风光无限,手头产业多而规模大。
一位与姚明交往多年的朋友称:“合众思壮是那些投资里边,至今为止最有效果、最好、最成功的一个。”
人们熟知的姚明第一笔投资,通常会追溯到2005年2月在休斯敦试营业的姚餐厅。在这家总投资150多万美元的餐馆内,姚明并没有直接投钱进去,而只是冠了一个“姚”字参与。
而餐厅的经营状况,按照姚明好友、《体坛周报》副总编杨毅的说法:“挣得很少,也就是给老爷子老太太找点事干。”并不像有报道说的年入几百万美金。
2006年,姚明投资巨鲸音乐网,一个提供正版音乐下载的网站。音乐网的启动资金,是姚明与章明基共同投资的300万美元。章明基称,姚明是个地道的音乐迷,用现金投资音乐网站非常自然。
开始阶段,巨鲸音乐网采取收费下载的模式,使用者寥寥。巨鲸网CEO陈戈今年曾称网站尚未盈利。
专业的篮球明星
在这一系列被披露或未被披露的投资背后,多数人看到一个勤奋好学的姚明。据说他为此学英文,补习商业知识,甚至到了能看懂法学专著的程度。
在他与合众思壮合作的时候,郭信平称姚本人逐一查阅合众思壮及所在行业的资料、数据、分析报告,并很直接地就合作细节提出疑问和思考,而不是草草签字或“被签字”,令他感觉难能可贵。
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称,姚明的精力仍是放在打球上。他并不懂投资这一类的东西,仍然是姚之队在帮他决定投资的事宜,他只是最后出面拍板。
去年夏天,姚明收购连年亏损达9600万元的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全部股权,并接管所有债务。
杨毅认为这是个风险极大的投资,但对作为投资者的姚明来说,是个很好的开始:“这次投资,是这么多年以来,姚明投资的项目当中自己最了解的。在这个产业中,姚明能够比以往更多地发表他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能够真正参与到其中,甚至决策。”
B品牌形象背后的姚明
有评论说,姚明和他的团队倾力打造了一个高大、厚道、幽默、勤奋、技术精湛,并富有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与慈善的姚明形象。而另一层面,在这一过程中,他也被推动成为一个身份尴尬的商人。
姚明收购上海男篮时,有说法称他是回来报恩。而收购后的一番雷厉风行的管理措施,似乎让人觉得姚明变了。
15年的老教练李秋平被迫下课,病了半年;老搭档刘炜发短信给他,想让姚明过问一下他的合同,姚明回:“你不要跟我谈,要谈跟我的经纪团队去谈。”
刘炜与姚明同年进入少体校。看起来一方仍念兄弟情谊,另一方已看轻。但姚明的好友、篮球解说员于嘉认为:“姚明仍然是很重感情的,他原来看《康熙王朝》,里头有句话,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须不为情所惑,心如铁石。姚明就很感慨,说‘我就是做不到这些所以不能成大事’。”
于嘉说,只是因为现在的姚明,很多时候不属于他私人,他是姚明品牌身体力行的表现者。刘炜不巧,本来是属于后台的,也被挪到了观众席。
只是对于现在的姚明,能看到这一面的人,越来越有限。
C姚明投资模式
姚之队总负责人章明基喜欢用“相对保守”来归纳姚明的理财思路。但章同时表示,保守并不意味简单化。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姚明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自己“发烧”的产业
姚明之所以与合众思壮合作,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电子发烧友,GPS汽车导航产品给他在美国生活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他本身是这类产品的使用者与受惠者,对此非常看好。
投资巨鲸网实际上也是出于本身的爱好。章明基称,一直以来,姚明就喜欢高科技产品,对新媒体也充满兴趣。
以自己的名字入股
姚餐厅从2005年2月试营业至今,姚明没有投资一分钱,只是提供了自己的名字使用权。
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姚餐厅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以姚明的名气为卖点,借助了姚明的品牌效应。
在巨鲸音乐网的投资事件中,深圳国城投资经理曹达军分析称,姚明就算只用自己的名字入了股,其名字“价值肯定在2000万元以上”。
实际上,整个姚明商业帝国的根基,也就是“姚明”这个品牌。
与个人形象相关的产业
2007年8月份,“加州健身姚明运动馆”在北京世贸天阶正式开业,这是姚明与美国最大的私人连锁健身机构的合作结果。
当年11月份,上海店开业。这被看作是姚明身为运动员,与其职业有所相关的一次投资。
2009年7月15日,姚明全资拥有的上海泰戈鲨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股东就俱乐部股权转让事项达成一致,并正式签署了框架协议。
姚明及其管理团队开始了将NBA的商业模式在CBA俱乐部的试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