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近八成,3月份当月逆差72.4亿美元。我国上一次出现年度贸易逆差是在1993年,上一次出现月度贸易逆差是在2004年。 分析出现逆差的原因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国内消费不断扩大和持续升级,带动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对于这个数据,昨日三大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时滞导致3月贸易暂时逆差,4月将恢复盈余。 而海关数据显示,3月四川依旧保持了顺差状态,未受影响。 月度逆差只是暂时的 美银-美林发表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认为,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时滞导致3月贸易暂时逆差,4月将恢复盈余。 德意志银行也发布报告表示,贸易逆差是暂时性的,反映了经济过热。德意志银行预计,中国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长将继续加速至40%,5月份可能达到45%;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长放缓至30%,即使进口增长保持在40%,这仍然暗示月均顺差在100亿美元。 高盛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称,3月首现贸易逆差,是由于农历新年效应和强劲内需,但这一现象不具持续性。高盛预计,中国出口颓势以及进口强势两者都不会持续下去,虽然3月出现逆差,但不影响人民币整体走势。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前景,高盛还是非常之看好。 四川3月仍保持顺差 具体到四川省的情况,则并未受太大的影响。根据海关数据显示,3月当月,四川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1%,进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5%,依然维持贸易顺差。省商务厅副厅长刘欣表示,不排除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省进口迅猛增长,但不会导致四川贸易“逆差”。 刘欣说,由于对粮食、原油等主要生活及生产资料的进口权尚未放开,逆差会出现在中字号企业聚集较多的地区。记者江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