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3日 ] -- 宏观 -- 版次:[ 022 ]
“地王”“猝死”切勿让人猜谜
2010-04-13

  □评论

  福州市一块总面积2800亩、起拍价为178亿元的“巨无霸”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行为20多天前发布公告后,“违规说”“内定说”等质疑声就持续不断。4月10日,福州市国土资源局以“经我局研究”为由,宣布“暂停该地块的出让”,更是让业界猜测纷纷,公众疑窦重重。

  国有土地出让,有一套相当严密的法定程序,何况,这是福州市近年来出让的单幅面积最大、起始价最高的一块土地。遗憾的是,公告规定的10天招投标报名时间刚过了一天,福州市国土资源局便宣布“暂停该地块的出让”,而理由又是“经我局研究”这么简单。如此异常现象,怎能不让有关各方猜测和议论?

  其一,国土资源部印发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中,对商品住宅用地的宗地出让面积明确规定了上限:大城市不能超过29公顷(约300亩)。该地块面积竟达2800亩。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公然挑衅国家政策的行为,背后是否有更为复杂的推手?

  其二,该地块特殊的“竞买门槛”亟待说明原因。根据出让公告,竞买人须“开发过2个单个项目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含400万平方米)的各类房地产综合项目”。在福州市,符合这一准入条件的开发商寥寥无几,似有“内定”嫌疑。

  由于缺乏实质性的解释,“暂停出让”说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因为它似乎在印证人们此前关于“内定”的猜测。

  回避公众关切,对社会广泛质疑的现象遮遮掩掩,损害的是百姓知情权和政府公信力。国有土地出让不是商贩销售青菜豆腐,想卖就卖,想停就停。福州“地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关方面尽快作出负责任的回应,才是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应有的作风。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