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是单边的;尾气,是超标的;大灯,是不够亮的;尾灯,是根本就不亮的……
昨天,成都交警五分局对近期挡获的套牌车进行一次安全检测。
而结果,则让检车员和民警都“跌碎了眼镜”。
套牌出租车八成是下线车
套牌车的安全隐患和普通市民有啥关系?可能更多发生在经常坐出租车出行的市民身上,说不准你坐过的一辆套牌出租车就是一辆报废车。
最近一个多月,交警五分局民警张淳挡获了30多辆套牌车。
昨天上午,张淳和分局车检工作人员一起,给这30多辆套牌车做了一次“体检”。
结果显示,几乎每一辆套牌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坐椅已经塌陷,有的车窗根本无法打开,有的发动机上的皮带打滑,有的仪表盘成了摆设……
当民警根据车架号调查这些套牌车的来路时,发现其中大约八成是下线出租车,有的车甚至于早就应该强制报废。
按照法律规定,出租车使用5年之后就必须“退役”,转为民用车。但有些司机把退役出租车又改回成出租车,继续上路挣钱。
民警查验时,还发现其中有3辆车的车架号被打磨掉了。民警认为,这3辆车涉嫌报废车。
通过昨天的安全检验,民警得出结论:套牌车中,以套牌出租车居多;而套牌出租车中,多为下线车和报废车。因此,不论是开车的还是坐车的,都面临极大安全隐患。
“解剖”套牌车第一关就严重不合格
民警说,套牌车的安全隐患很多。但隐患究竟在哪里?民警决定做一次比较彻底的“解剖”。
昨天上午,张淳挑了一辆看起来还比较整洁的套牌出租车川
ATR895。
这辆出租车是2005年注册登记的,刚下线不久,前几天被张淳发现后挡下来。它还是一辆正规出租车时,车牌为川ATN9××。
张淳将这辆车开到了“成都市公安局机动车安全检测中心第一检测站”。
这辆川ATR895的坐椅没有塌陷,椅套也还干净,但上路之后总是熄火,而且每次启动的时候,发动机都会发出一声巨大的尖叫。
泊车的时候,检测员突然大叫:“晕哦,手刹不起作用!”
上了检测线,第一关测尾气。检测员刘先生见惯了尾气超标车,此刻眉头却越皱越紧。“超标,严重超标了!”他大声说。
共检测24项就有21项不合格
检测灯光时候,检测员反复调试了几次,但结论仍然是不合格。
“远光灯往左偏差较大,近光灯向下偏差较大。”检测员说,“左外右外灯灯光中心照射亮度偏小。”
也就是说,在实际道路行驶时,这辆车的灯光不仅不够亮,而且还没照到路中间。
记者仔细一看,车灯内的污垢已经遮蔽灯罩。
检测制动(刹车)的结果专业表述为:“一轴制动力不足;二轴左右轮不能同时制动;驻车制动力不足。”
这个结果换成生活用语,意思就是:手刹不起作用,脚刹不仅刹不住,而且还单边。专业结论是:整车制动力不足。
川ATR895离开检测线后,工作人员很快出具了安全检验报告单。
结论:不合格。
记者注意到,报告单上对不合格的检测项以“×”标注,而川ATR895报告单上出现了21个“×”,而表示合格的“○”只出现了3次。
几位检测员说,他们检了这么多年车,还没遇到过如此糟糕的车况。
对于这个检测结果,民警也感到意外:“这辆车外观看起来还不错,没想到内部已经严重老化。”
张淳说,这些“内在”的问题,才是带来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
记者李东阳摄影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