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2日 星期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2日 ] -- 要闻 -- 版次:[ 001 ]
“5·12”地震两周年 本报6大活动见证灾区重建
2010-04-12

  灾区新貌,民生巨变;感恩奋进,百姓信心

  本报今日启动“寻找512张重建笑脸”大型系列报道,欢迎拨打本报热线028—86969110推荐“笑脸”

  2010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也是灾后重建决胜之年。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灾区的重建热火朝天,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灾区人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奋进。今日起,本报将以“灾区新貌,民生巨变;感恩奋进,百姓信心”为主题,隆重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系列报道,通过6个大型活动报道,用不一样的视角去见证震后重生的灾区。

  两周年希望和信心并进

  两年,730天,17520个小时。除了在地震中破碎的山体外,如今在汶川、在映秀、在都江堰,你已经很难看出大地震抓出的伤痕。曾是满目疮痍的重灾乡镇,大多已变成美丽的田园小镇。

  在北川新县城,山东援建者日夜奋战。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的时候,北川新县城地面建筑将全部封顶,新北川呼之欲出;在震中汶川,广州市援建汶川县威州镇项目整体竣工移交,今日的威州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整个四川地震灾区,房子建起了,道路修好了,新生命诞生了,受伤的心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这个灾后重建的决胜之年,希望和信心并进。

  6大活动见证灾区新貌

  本报“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系列报道今日启动,将陆续推出6大活动报道:“春回天府——5·12两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用诗歌感恩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美术书法名家优秀作品展”,用笔墨书写灾区的新貌;“我们的家园·大型公益征文摄影大赛”,用胶片记录废墟上重新崛起的新家园;“地震诗歌墙”,将镌刻抗震救灾中伟大的民族精神;“寻找512张重建笑脸”大型系列报道,将定格灾区人民由衷绽放的坚强、乐观、豁达、奋进的笑容;在“5·12两周年特刊”中,我们将讲述民生巨变背后的感人故事。

  512张笑脸记录灾后重建

  今日起,本报联合新浪四川推出“5·12”两周年特别巨献——“寻找512张重建笑脸”大型系列报道。本报6名特派记者和新浪四川的拍客,将分赴青川、北川、汶川、什邡、绵竹、平武、安县、都江堰、彭州、崇州等极重灾区寻找笑脸,挖掘笑脸背后感人的重建故事。我们将通过热线028-86969110征集20名摄友,组成5个“摄友团”,分组拍摄灾后重建中感恩奋进的笑脸。

  同时,本报和新浪四川联合向广大读者征集重建“笑脸”照片及其背后故事。  记者朱丹

  相关报道和详细征集方式链接04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