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市交委宣布将就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举行听证会,众多关注成都车市的媒体主编和同行们也纷纷表达他们的看法。 汽车正在被成都改变 ●楚天都市报汽车主编李刚 无论限行还是限制上牌量,都将对车市起到“降温”作用。成都号称中国“私车第三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它将面临调整。可以说,之前是汽车改变了成都,而现在汽车也正在被成都改变。 限行在武汉其实已是家常便饭。去年,武汉汽车消费出现井喷局面,9万多辆新车跑上马路,交通出现前所未来的大拥挤。目前,像大假、周末等时段,武昌东湖风景区也要分单双号限行。汽车社会来了,每个城市都面临着考验,成都自然也不例外。 别让“限车”降低了幸福指数 ●FM91.4成都交通广播《缤纷车世界》主持人杨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大都市的表现,也是幸福感指数较高的一种体现。如果实在要“限”的话,个人认为,可以在中心城区分时段对非主城区车辆适当征收入城费。但周末必须例外,毕竟成都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咱不能让人有排外的感觉。 最后,还得说说这几天流传的几种“限行”措施:首先拍卖牌照不符合成都的实际情况,毕竟咱们还属于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另外,单双号限行意义也不大,北京单双号几年了,也没见什么大的成效!不过控制日均上牌数倒是可以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抑制盲目买车的现象。 “限车”挡不住车市刚性需求 ●新易在线汽车频道主编孔朝晖 无论控制机动车增长总量的听证会结果如何,成都车市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消费者也并不会就此放弃购车。首先,限车的目的并不是限制销售,而是限制过快的增长速度,希望达到平稳增长的目的。其次,“限车令”会造成汽车消费门槛的提高,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消费。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因为“限车令”而放弃购买汽车,只是需要比之前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跨过这个门槛。限车令同时也是一种必 然,是汽车增长的速度远远超前于基础建设速度的表现,所以厂家、商家与消费者都需要 摆正心态,无需盲目担心,稳步增长与理性消费才是车市健康的表现。 北上广是咋限车的? ●连线三地主编 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成都正在经历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所经历过的井 喷。那么,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目前是如何疏通道路、控制机动车的呢? 北京:尾号限行 ●新京报汽车主编何醒言 北京目前实行的是尾号限行。以2个固定数字结尾的私家车在每周一到周五之间停驶一天。由于以6、8、9为尾数的车牌较多,因此,当这几个数字的车辆限行时,马路的拥堵状况就会稍微好些;反之,以4、5、3等数字结尾的号牌就相对少点,因此,当这些号牌的车辆限行的时候,马路依然会很堵。 其实,单纯地靠限行是不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的。因为公务车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而真正有钱的人一般至少有两三辆车,因此,尾号限行限制的是那些经济水平一般、只有一辆车的家庭。可以说,“限行”是一种简单的行政指令,不仅起不到抑制作用,反而会刺激家庭购买第二或第三辆车。缓堵需要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载能力,号召私家车主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等来实现。 上海拍卖号牌 ●第一财经日报汽车主编卫金桥 上海目前通过每个月拍卖一定数量的号牌来控制新增机动车的数量。目前一块号牌的均价是4万元,最高时达到了5.8万元,因此,上海的车牌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铁皮”。 上海目前实行的做法对于缓解道路拥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来说,机动车总量是有必要控制的,毕竟社会资源包括道路资源等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很多国家都会收取城市拥堵费即高峰时段进城收费等手段来疏导城市交通。同时,消费者也应在改善车德方面注意自省,比如遇到堵车时尽量不要强行加塞等。 广州暂未限行 ●广州日报汽车主编汪云青 广州暂时未出台限行规定。个人认为,限行对于大城市缓堵或许只是一时有效,但是从长远来看,起不到明显的作用。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交通也不科学,而应在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等方面多做文章。 记者张欣男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