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兮兮(大连媒体人) 一男子在郑州街头捞地沟油,巡防队员将其抓个正着。该男子承认自己是将地沟里的泔水挖出后,添加化学品进行熬炼、分离后以每桶二三百元的价格卖给炸油条的。对该男子如何处理,郑州市地沟油整治行动调查小组工商、质监、环保、药监、食品监管办、卫生、城管等七个部门却犯了难!最后,该男子竟被放走。 (大河报4月10日报道)这是一个很搞笑滑稽的场面,一个专门集合7个部门成立的地沟油整治行动调查小组,抓到一个正在捞地沟泔水并承认是炼成地沟油卖作炸油条之用的人,居然再现九龙治水水更泛滥之局面。众职能部门纷纷避责,枉有权力,竟让挖炼地沟油者大摇大摆走脱,极度令人无语。 国家药监局3月18日曾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然而,这个通知甫一发出,就有论者指摘其必然成为一纸空文。不错,暂且不提地沟油泛滥,一 些行政部门是否应该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单就那个通知而言,根本无法体现出细致、完备的查处手段和措施——除了“严防”和“紧急”之外的字眼,根本找不到如何鉴定地沟油、由谁来查处地沟油的办法,以及应当依据的法规和责权明晰。这回郑州声势浩大却又无所作为的整治现形记,即是最好的例证。 在一项网络调查中,有67%的网友认为“学者估计禁绝‘地沟油’需10年”太过乐观。而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能充分体味到个中蕴含着至极的无奈和悲凉。据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国地沟油新闻也被日本媒体所关注,让日本人议论纷纷,其中不乏一些激烈言论——有日本网民呼吁“不要进口中国食品”,甚至讽刺中国人“有和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面对这样的贬损,我不知道一干涉及食品安全的行政部门作何感想,单就我一个普通中国公民而言,已经自觉脸上无光! 我不晓得,当地群众在协助巡防队员将挖炼地沟油的男子抓住之后,又眼睁睁看着他大摇大摆离去,该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我却很能想象得到,那名男子窃笑的表情,更能想象得到诸多挖炼地沟油者看到这篇新闻时捧腹喷饭的样子——这些购产销用地沟油的一干利益熏心者,曾被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厉“紧急通知”吓了一跳,而仅仅是吓了一跳而已。 有人呼吁要像打击三聚氰胺一样来整治地沟油,换言之,即要真打不要假打。但真打之始,不是要装模作样成立什么小组,而是必须先明确整治地沟油的行政责权,剥离懒政避责的行政作风——需要以科学完备的管理手段和可依之而行的法律规定,来弥补多个部门多头监管之间的管理裂隙和提供执法依据;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整治地沟油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力,该是谁管的,就必须得谁来管!同时,也必须明确这些部门履行职能不力的惩处罚则。唯有重典施压,整治才能出效;唯有明确责权,才能具体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