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推荐曾入选央视《致富经》全国女性创业代表的宣贵琼,报名参选“溢彩女人评选”活动 2010我的溢彩宣言 和朋友的聚餐,使我发现了兔头的开发价值。员工陪我渡过很多难关,我想和他们一起拨开乌云见彩虹,那将是属于我们共同的溢彩世界。 ——宣贵琼 溢彩女人之访谈 “我那天体验了一盘神仙般的田园生活。吃有机生态农家菜,享低碳环保节能屋,还可以在树阴下啃兔脑壳。田园农庄女主人气质非常优雅。”昨日,网友“好吃嘴”通过邮件,向组委会推荐田园农庄女主人宣贵琼,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与四川西婵整形美容医院联合主办的“shesays西婵首届四川十大溢彩女人评选”活动。 沿着“好吃嘴”提供的美食线路图,记者找到了被网友称为“清水河上游三面环水的绝版半岛”的田园农庄当记者表明来意后,宣贵琼表示愿意报名参选“溢彩女人”。 转行玩笑话让她动心 不当记者卖兔头 “我过去跟你一样,也是一名记者。2001年转行卖起了兔头。”宣贵琼笑着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创业“法宝”,关键看能否发现和把握。回忆近10年来的酸甜苦辣,她只说了八个字:“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上世纪70年代初,宣贵琼在绵阳农村当知青,受到她照顾的一位孤老将卤制兔头的秘方教给了她。2001年的一天,几个好友到她家做客,她用卤制兔头招待大家。“如果你开个兔头店,生意肯定不错。”朋友的玩笑话,让宣贵琼动了心。 “当时,我想一天做一万个兔脑壳出来。一个赚一元钱,一天就要赚一万块钱。”宣贵琼这样想不是没道理,因为在成都,兔头几乎是朋友聚会必不可少的下酒菜。而养兔大县井研,一年至少要供应成都一千万个兔头。 困境酒香也怕巷子深 赔光半辈子积蓄 2003年8月,宣贵琼在成都金牛乡 淳风村开起了店。在农村开店会有人光顾?当地村民都持怀疑态度。“只要兔头味道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宣贵琼认为,这里离成都市区开车只需要二十多分钟,门前公路就通往市区。最关键的是租金便宜,每月500元。 宣贵琼迈出了创业第一步:开张 第一天,她试着做了400个兔头摆上柜台,等着生意上门。但等到的结果却是“400个兔头,只卖了23个。”怎么无人问津呢?宣贵琼思考再三才明白,兔头是卖给城里人吃的。但自己的兔头根本没人知道,哪会有城里人来吃啊?宣贵琼由一天做400个兔头,到最后一天只做了40个。 那段艰苦的日子,宣贵琼记忆犹新。“我们生意不好时,一天只卖4个兔脑壳。”宣贵琼说,员工没事干,就只有打乒乓球。每月各项开支加起来至少要七八千元,赔钱的日子,一熬就是半年多。她攒了半辈子的8万元全赔光了。 转折搞比赛打开局面 开着大奔买兔头 “我伤心地痛哭了一场。难道就这样垮了吗?”宣贵琼说,不想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钱来再搏一次。可哪还有钱啊?儿子很懂事,把十几年来存下的邮票,全拿出来低价卖掉。市值五六万元的邮票,只卖了2万元。 宣贵琼心里非常清楚:必须想办法来改变赔钱的局面。除去工资、进货等必要的开销,宣贵琼没再花一分钱。她留着钱去实现酝酿已久的计划,“搞一次啃兔头比赛。”2004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啃兔头比赛,让她的生意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当月,我就扭亏为盈了。”宣贵琼说,后来,一位买主的到来成了她生意上的转折点。这个开着豪华大奔的重庆老板,慕名找到宣兔头店,一口气啃了20个兔头,连夸味道棒,走时还特地要她给他加工200个兔头带回重庆。“开着大奔买兔头”使“宣兔头”远近闻名。借着这个东风,宣贵琼的生意着实火了一把。不到一年,她就把赔掉的8万元,翻几倍赚了回来。 现状怀旧菜大受欢迎 营造田园农耕梦 成都人吃兔头,主要把它当做下酒菜或休闲食品,因此不容易吃饱。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增加热菜和主食。思来想去,宣贵琼决定开发怀旧菜。比如,酱腌腊肉、家常豆瓣拌饭,手摊凉粉等,都是老成都人十分喜爱但又久违了的菜品。借着怀旧菜引来众多食客,还能让来啃兔头的客人吃饱肚子,真正赚钱的还是兔头。 经过苦心经营,“宣兔头”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还被央视作为西部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小吃,向全国观众推荐。由此,“宣兔头”名声大振,前来要求加盟的人络绎不绝。2007年“三八”节,央视《致富经》在全国选了五位女性创业代表,宣贵琼再次中选。 “我生态园里的南瓜、青菜、辣椒、萝卜、小葱和蒜苗等,都可以自己采摘。”宣贵琼说,吃完了兔头,还可以到附近树林中去捉迷藏、打泥巴仗,带小孩放风筝,去菜花田撒野。这是她亲手描绘的溢彩世界,也是一直在追求的田园农耕梦。 记者王蕾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