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采石场山体垮塌”后续 昨晚7时,峨眉山市举行事故发生后第4次新闻发布会。截至昨日下午3时,现场救援机具达到65台,救援展开以来共累计清运浮石14.5万立方米,其中垮塌区3.7万立方米。 昨日数次挖掘出汽车、挖掘机设备残骸,但截至昨晚9点记者发稿时,仍未发现被埋人员,救援现场却下起了大雨。 两条通道贯通 昨日,救援组对两条通道进一步拓宽、加深,并使两条通道贯通形成了环线。同时,新建了一处简易停车场,扩大了汽车转弯半径,矿车进出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新开辟的堆料场已经成型,可堆放浮石约25万立方米。 上午9时许,省委常委、副省长魏宏率省级相关部门、乐山市相关负责人赶往现场指挥救援。同行的国家安监总局专家和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说,在省内同类救援中,此次救援是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动用机械最多且先进的一次救援。 搜救犬驰援 “请大家不要走动、不要说话,手机暂时关机……”上午10时,现场救援人员在核心区内,进行了20分钟的高密度生命探测。但20分钟后,探测人员遗憾地摇了摇头。 现场救援副总指挥、乐山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夏锐说,事故发生以来,救援人员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声波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等,先后进行了5次生命探测,但均未发现比较明显、可以确定的生命信号。 数次生命探测无果后,9日晚上10时许,6只搜救犬从沈阳飞回成都。它们是四川首批搜救犬,属于成都市消防支队, 此前在沈阳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由于长途奔波,部分搜救犬十分疲惫。昨日一早,两只状态最好的搜救犬“天府”和“西岭”赶赴现场。其中“天府”曾在“5·12”地震后前往北川进行搜救。 发现汽车残骸 下午3时许,“天府”和“西岭”抵达现场。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搜救中,两只搜救犬对1号通道靠近核心区的一处乱石堆十分敏感。在该处紧张作业后,救援人员果然在乱石堆下发现了汽车残骸。但受巨石阻挡,无法进一步深入清理。爆破掉巨石后,仍没有发现被埋人员。“尽管搜救犬表现很敏感,但被埋人员生还几率仍然渺茫。”夏锐说,但从救援展开以来,指挥部和救援人员从未产生放弃、抛弃的想法。 据张一力介绍,昨日凌晨零点45分清理出的汽车保险杠上,还悬挂着号码为“川L17762”的车牌,“这说明,我们越来越接近被埋人员和车辆。” “川L17762”号货车的驾驶员为徐朝明,在事发时逃离了现场。“按照这个进度,估计很快就能找到他们。”徐说,当时他的车排在最后一位,最近的一辆车在约3米外,而所有被埋车辆之间最远的距离,大约也只有二三十米。 记者丁伟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