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1日 ] -- 生活 -- 版次:[ 007 ]
首个“胶囊”租客张琪
2010-04-11
张琪认为:“胶囊”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山西籍25岁广告公司职员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据《法制晚报》作者暴春英蒋晓丹摄影林晖

  经过试住,4月7日晚“胶囊公寓”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租客。她就是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

  现场:壁纸布置新房

  当晚8点,张琪搬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小整理箱来到这个新住处。眼前的这个女孩,短发、短裙、一脸阳光。

  张琪在北京5年了,目前在广渠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月收入三四千元。几天前得知胶囊公寓可以试住后,她就搬来了。5天过去,试住者一个个搬走,只有她搬来了所有家当,决定长住。她成了这个胶囊公寓的第一位租客。

  “第一天不太适应,”张琪说,这里隔音不好,而且她的邻居都是农民工,夜里有些吵,她当天带的被子不够厚,冻得一晚上没睡。“不过习惯就好了!”张琪一边收拾一边满面笑意地说。

  当晚,张琪带来花棉布、壁纸、剪刀等,兴致勃勃地装饰起新家。她先试着用棉布装饰成“天顶”,然后用壁纸贴在墙上,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童话的世界,张琪说,在这里她能实现自己在北京的梦想。

  不便:洗澡和上厕所

  唯一让张琪感觉不便的就是上厕所和洗澡,夜里上厕所要从三楼跑到外面,洗澡得去浴池。但张琪觉得,别人能克服自己也没问题。

  原来和别人合租,800元/月,但现在有了一个独立空间,张琪打算至少租上一年,“如果可能,结婚以前都会住在这里。”

  对于这个新邻居,居住在旁边的农民工们都表示了不解,“我们都不爱住在这里,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愿意住呢!”

  次日上午,房屋设计者黄日新高兴地说:“有人来租房,说明我的设计得到认可了。”

  对话:“可省钱补贴家用”

  记者:让你租下这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琪:爸爸2008年去世了,妈妈没有工作,妹妹刚毕业,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贴补家用。

  记者:租住在这里,你的家人、朋友都知道吗?

  张琪:刚刚和男朋友分手。我的好朋友都知道,等我把这里装饰好了,就让她们过来做客,她们还都觉得我很“潮”呢。我觉得生活中的奔波没有必要跟家里说。

  记者:不觉得居住在这里很压抑吗?

  张琪: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贴上自己的照片,挺有成就感的。人生来是平等的,住在这里不代表将来不会好,说不准这里还可能出现很多艺术家呢!

放大 缩小 默认